第4页

小继后 祭望月 991 字 5个月前

后来他顺利登基,将患难与共的发妻立为皇后,嫡长子为太子,因着多年的恩情,他十分尊重皇后,皇后也没有仗着他的愧疚而胡作非为,而是苦心经营地将他的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处理国事,在前朝大展身手,短短十几年就使得新朝国泰民安,他也成为百官和百姓口中的明君,这一切都和皇后脱不了干系。

但是他却忘了,皇后拖着本就不好的身体为他管理后宫需要多少精力,他们没有太后帮忙把持后宫,一切都只能皇后亲力亲为,在他看不到的地方,皇后正一天一天地衰弱下去,以往皇后三天两头请太医,他以为只是小病小痛,皇后也瞒着不让他知道,如今应该是爆发了,皇后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了,才选择在无人的情况下和他说实话。

看着明明和他同龄,却比他衰老许多的发妻,皇帝万分难受,他紧紧握着皇后的手安慰她道:“皇后安心,你定会无事的,宫里太医多而医术精明,而你还年轻,一定能治好的。实在不行,朕明日便派人到民间为你寻医问药,一定将你治好,你还要与朕共看这盛世呢。”

皇帝虽然这样安慰着皇后,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有底,就算皇后经过医治病情看起来暂时缓和了,但难保哪天突然就猝死了,剩下他,他该怎么办,太子怎么办,后宫又该怎么办呢?

这同样也是皇后所担心的,看到皇帝眼中的忧虑,皇后伸手抓住他的胳膊,吃力地对他说道:“陛下,臣妾并不是看重权势贪生怕死之人,臣妾是生是死都无所谓,只是放不下您和翀儿。您日理万机,今后谁来帮您管理后宫,让您无后顾之忧,翀儿又由谁来照顾保护?只要想到这些,臣妾就不敢死,是以臣妾日思夜想,反而加重病情,如此恶性循环下去,臣妾怕是不想死也得死了。”

皇帝拍着皇后的手,想安抚她几句,说后宫的事情暂时不用她操心,可以让贵妃和其他嫔妃暂管,有她的心腹尚宫在,那些妃子也不敢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但是他突然想到,自己的母后也是这样的,当年也是母后病重,才让当时父皇的宠妃有了可乘之机,母后病逝后,他这个太子就陷入险境,好几次差点被废被杀,如果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他的后宫,他和皇后唯一的嫡子重蹈他的覆辙,那他该怎么对得起皇后对他的恩情?

皇后又接着说道:“臣妾并非舍不得这后位,也并非盼望着翀儿能继承大统,只求有人能够代替臣妾守护他,让他安稳地度过一生,不用像陛下和臣妾当年那样提心吊胆地过日子,那样臣妾死也瞑目了。”

想来皇后是真的觉得自己时日不多了,所以才敢说出这么多平日里不敢跟皇帝说的话,看到她这个样子,皇帝也没办法怪罪她什么,皇后所担心的,也是他担心的,他经历过当年那些事情后,就格外看重嫡妻嫡子,太子他是一定会保的,但难保后宫就有人野心勃勃,想谋害太子,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个可以信任的人,将太子托付给她,安了皇后的心,也安了他的心。

可是后宫之中的嫔妃,哪一个没有或者不想有自己的亲生儿子,她们定会认为只有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才能令她们安心,又有谁会真正关心不是亲生儿子的太子呢?说不定还要想方设法除掉太子,给她们的亲儿子让路呢!那后宫这些妃嫔是断不能托付的了,皇后自己应该也明白这一点,但是皇后却还这样跟他说,难道是皇后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他便顺着皇后的话,试探地问道:“那依皇后看,谁才是照顾太子的最佳人选?”

说到这个,皇后又挣扎着要起来,这次她执意要起来,皇帝也扶不住她,就任由她跪在自己身前,深深地磕了个头,请求道:“臣妾斗胆,请陛下考虑立新后。”

皇帝没想到皇后居然提议他立新后,这是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了啊,只是立新后谈何容易,后宫的妃嫔各个野心勃勃,立了后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样,难道要临时举办选秀,挑一批新人回来慢慢培养吗,可是时间来得及吗,皇后还有那个精力主持选秀吗?

像是看出他的顾虑,皇后又深深地磕了个头,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臣妾想从族中挑选一位女子出来培养,不为皇后之位带来的荣华富贵,也不求陛下恩宠,只希望她能代替臣妾继续为陛下分忧,照顾好我们的唯一的孩子,还请陛下恩准。”

这看来是眼下最好的打算了,皇后的族中人,和皇后自然是一体一心的,也是太子的亲人,为了家族的荣耀,她们肯定要保住皇后的地位,保住太子的地位,就不可能做出让家族蒙羞,谋害太子的事情来。虽然皇后直接提出这个要求是有些胆大包天了,但皇帝却不得不承认,皇后这个办法才是最妥帖的。何况,皇后的娘家林家是出了名的贤后世家,不止培养出皇后这个贤后,前朝也有很多垂名青史的皇后出自林家,林家的女子有德有才,贤惠双全,世家弟子都以求得林家女为荣,如果继后出自林家,那定不会让他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