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页

凛冬已至 八月灯火 831 字 5个月前

落款时间是十年前。

吕祥林有些疲惫地摘下老花眼镜,努力眨了眨眼,于是脸上的皱纹都聚集到一块儿,恍若一瞬间苍老了十几岁。

他盯了会儿电脑屏幕,输入自己的口令,轻车熟路地找到了历年来所备份的电子卷宗。

十年前,粤东市发生了一起惊为天人的案子,却因通信技术不太发达,再加上案情重大,涉及方面太多,在当时只是掀起了一阵短暂的讨论,热度消逝后案件被封存,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被遗忘在记忆的长河里,成了疑案悬案,最后被匆忙地丢给了当年的积案处理组。

积案处理组的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老的退下了,新的又顶上来,案子依旧毫无动静,甚至埋藏在各种各样疑难案件的深处,被备份在内网的某项数据里,逐渐被人淡忘。

吕祥林想了想,拿起桌上的座机给省厅那边的人打了个电话。

“当年的事情其实你我心里都知道怎么回事,”吕祥林道,“小宋后来调查的时候在暗网上找到了一条高价悬赏陈队的帖子,奖金三百万美元,这是什么概念?这摆明了就是非要他死不可。凶手敢开枪,说明他绝对接了这个任务,是个职业杀手,不单是陈队长,就连之前那个女受害人也是他杀害的,而现在这个暗网又出现了,跟刑侦队正在侦办的案子有很大的联系”

听筒里传来一道沉稳的声音:“老吕,不是我不答应重启调查,而是这事儿越往下深挖越悬啊。你知道为什么当年领导们一致决定不再调查这案子吗?不是因为我们藐视生命,也不是因为老陈的死没有价值,是真的不能查。”

吕祥林微微沉默:“姜处长,好歹你也是咱们市局出去的,你怎么这么铁石心肠呢?老陈年轻的时候,你俩没少黏在一块儿吧?你老婆也是他给介绍的,这你总不能忘吧。”

“我已经跟积案处理组的同志说了,他们会留意的。”姜祁恩道。

吕祥林咂咂嘴:“你也知道积案是什么概念,无非就是些历年来无法侦破的疑案悬案——不是我说,照积案组那边的工作氛围,恐怕他们到年底都舍不得动这案子,指望呆在组里养老呢。”

“看你这话说的”

“我们这次的案子跟暗网有很大的关系,”吕祥林正色道,“案件的细节你也已经知道了,我怀疑陈染和李国强都是暗网上的一环,或许陈染的死乃至于李国强的死都跟暗网脱不开关系,还有三里桥离奇死亡的十只猫——”

电话那边沉默一会儿。

良久,姜祁恩才缓缓开口:“我是担心这次的事情会闹得更大,市局已经走了一个陈队了,十年前的调查记录很明确,老陈不是被曾经接触过的罪犯或者罪犯家属寻仇,而是外面有人盯上了他。对方在暗咱们在明,这种时候重启调查,你想让秦晏也跟着折进去?”

“我”

“你总不能因为这一个案子,连着搭进去两条人命吧,”姜祁恩道,“刑警,难免会遇上几桩离奇的案件,查不下去就放着,时间会把案子封存起来。如果一味地钻牛角尖,我们失去的只会更多,比如当年老陈队里的二十个孩子。”

姜祁恩轻轻呼一口气,又继续说:“受害人的命是命,难道警察的命就不是命了?”

吕祥林单手叉着腰,眉头皱得很深:“姜处长,你知道为什么我专程给你打这通电话吗?”

“为什么?”

“在给你打电话之前,小宋那孩子来找过我一趟,”吕祥林说,“当年的案子因为证据不足被检察院退回,再后来省厅的指示下来,案件被封存,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凶手和他背后的人一直逍遥法外。”

姜祁恩:“”

“可小宋告诉我,刑侦队上上下下都想重新调查当年的事情,一是为了无辜牺牲的老陈和老陈家属,二是为了给当年的受害人一个交代,三是为了不辜负帽檐上的警徽。”

姜祁恩嗤笑一声:“我说老吕啊,你带出来的年轻人还真是跟二十多年前的你一样固执认死理。”

“这可不叫认死理,”吕祥林道,“这叫传承。”

“重启调查的事,原则上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姜祁恩说,“注意保护自己人,别让孩子们也跟着丢了性命,到时候你我都得吃挂落。”

吕祥林愣怔片刻,而后忽然放松下来,笑了笑:“行。”

或许吕祥林和姜祁恩都不约而同地想起自己刚入警的时候——

也是如现在的宋绵竹、秦晏等人一样抱着一样的心思。

但那份赤诚已经在时间的磋磨下渐渐没了棱角,他们都成了领导,然后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家里办公室两点一线,在冒着热气的茶缸里差一点点就忘记了自己入警是为了什么,他们顾全大局,害怕某个案子闹大,害怕舆论的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