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凛冬已至 八月灯火 800 字 5个月前

秦晏摆摆手:“我知道同志文学是什么意思,不用特意解释。”

宋绵竹笑两下,接着正色道:“她是医学生,对于人体解剖理论非常精通,曾经的留学经历也算是对她的写作生涯起到了一定辅助作用,但我为了搜集信息,就去找曾老师一起看了一眼她出版过的一部小说,怎么讲呢,并不吸引人,而且很多法医学的相关内容几乎都是空谈。之后她又写了一本缉毒题材的小说,反响很热烈,但内容依旧脱离实际,诡怪得不行。”

说到这里,宋绵竹轻轻皱了一下眉头。

他或许并不太喜欢这一类小说,总感觉自己的专业被亵渎。

一旁一直听着几个人说话的金琳凑过来看一眼报告上的字,忽然开口:“《破茧》?这本书我看过,很久之前的了,当时还老觉得作者的文风实在太眼熟,但又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究竟哪里眼熟,后来想通了,小说都是一个套路,眼熟也正常。”

“这种书能出版?同志文学啊。”秦晏目光落在报告页上。

“那算是她最早出版的一本书,二零一几年的审核力度应该不大,”宋绵竹说,“这些不是最关键的,我比较留意的是她个人的上网记录,除了登录她自己所签约的网站之外,也会使用微信、qq、微博之类的社交软件,偶尔翻墙去外网看书看电影,生活轨迹几乎就是家里、工作两点一线。”

看上去很正常的一个人,却突然被残忍杀害并抛尸至人迹罕至的西城区。

如果王亚婷在互联网上的表现算得上良好,或许并不会轻易得罪什么人,那么只有可能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有着比互联网上更加精彩丰富的另一面,在不经意间招来了杀身之祸。

现实里的工作和接触的人倒是很有可能会成为这起案件的突破口。

毕竟网络终归是一个虚拟世界,得罪网友招来杀身之祸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目前警方要破案,按照思维惯例来说第一步该查的是死者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关系和活动轨迹。

秦晏忽然抬头:“她在现实里还干副业?”

顾城也好奇:“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够同时兼顾写书和上班啊?”

宋绵竹道:“目前我们只知道王亚婷生活中是一名生物老师,在光明中学的普通班授课,平时的课程安排不算多,因此每天都有大量的空余时间。”

秦晏:“她有职称吗?”

“没有,是代课老师,工作不算稳定。”宋绵竹说。

这下所有人都明白过来:怪不得课少。

宋绵竹又把报告翻了一页。

顾城和秦晏同时看向屏幕上的报告页。

顾城指着屏幕,道:“网上的记录显示王亚婷在三月七号的一整天几乎都抱着电脑,电脑使用时间超过十二小时,案发之前她应该还在家里,正在微信上同网友聊天,这个网友备注是小甜,从他们的聊天记录来看,‘小甜’应该是王亚婷的责编,聊天内容是下一本新书的写作方向,一直持续聊了两个多小时,凌晨一点多,他们互道晚安。”

“那足以证明她是不会自己突然离开家的,”秦晏划动鼠标滚轮,“这么多联系人里,没有找到与‘西城区’有关的聊天记录。”

顾城:“网友可能没有约她出门,那会是谁?现实里的朋友?”

宋绵竹看看顾城又看看秦晏,抛出一句话来:“王亚婷这个人,你别看之前去她家附近走访的时候有一些人对她的评价不好,但综合来看好坏参半,我联系光明中学的时候倒是没有听到什么有关于她的负面言论,除了几个跟她年龄相仿的女老师说过几句对她不满的话,其他人都还好——总不至于有人因为她在家附近喜欢搞事情而对她痛下杀手吧,逻辑上说不通。”

“确实。”秦晏想了想,轻轻叹气。

“叹气干什么。”宋绵竹一笑。

秦晏揉了揉太阳穴:“我感叹一下我即将泡汤的双休。”

宋绵竹不留情面地说道:“当警察你还想双休,白日做梦呢。”

宋绵竹刚说完话,秦晏的手机就开始响。

他把电话接起来:“苏子柒?”

那边声音很大,所处的地方似乎很嘈杂,秦晏没听清苏子柒在说什么,片刻后苏子柒大约是往旁边走了几步,慢悠悠开口:“秦支,之前你让我带着人去查新区附近的监控,现在有发现了。三月六号晚上的八点十二分,王亚婷从家中出发,在新区路口坐上131号公交车,后来我们联系了公交车公司调取当天晚上131号车的行车记录和车内监控,发现王亚婷从上车再到下车一直都是一个人,最后是在城南客运站下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