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你少管我 失眠电灯 1798 字 5个月前

他收拾了一个晚上,倒也没多少东西,几乎都是些自己的衣物和日用品。

全部打包好以后,他没有马上叫搬家公司的人来接。

神差鬼使地,他推开了叶答风的房门。

叶答风不在家,但卧室门没锁。

没什么特别的房间,甚至因为不是常住的地方,屋内的摆设比在云城那边要简洁得多。

陈铃坐到叶答风床边,慢慢地侧躺了下去。

然后抱起旁边叠得工整的薄被,摊开来,搂个满怀,脑袋也埋进被子里。

好想他。

第44章

六月初第一个周末的夜晚, 清秋社第一场真正的相声大会开始了,由于前期造势造得挺足,现场座无虚席。

表演也挺顺利, 开场是赵劲松上去打了个快板书, 接着其他几组演员一一登场。

陈铃在后台听着, 演员们都较为流畅地演下来了,偶尔有人紧张说错话的,搭档马上也会把话接回来, 没让任何一句话掉到地上, 现场笑声不断,反响不可谓不热烈。

陈铃一颗提着的心算是放下了点儿。

但他和叶答风还未上场,排的依旧是攒底,下一组才到他们。讲的还是传统段子, 梁子是都会的, 之前也对过几次,实在没必要反复地对。陈铃从下场门边上绕回来, 但也没有和叶答风说话, 两人很有默契地各干各的。叶答风抱着本书在看, 陈铃拉着上一组刚下来的余瑜聊天, 问他感觉怎么样。

余瑜现在和谢游诗一起搭,当谢游诗的捧哏。

为了承接之前的乐队表演, 这个月的相声大会主题规定了相声内容得和音乐或者唱搭边。余瑜和谢游诗他们演的是自己写的新段子,说一个戏曲演员改行当乐队主唱的故事。

这段子其实还是真事改编,谢游诗以前不光学相声,也学各种曲艺, 但倒仓没倒过来*,收获一副低沉烟嗓, 再唱不了以前那些高调门的戏,后来就好好读书去了,出来以后去搞了摇滚。看到清秋社招人,本来也是抱着必不可能过的心态来玩,然后……真的……过了……

他们把这事儿改成了相声。其实谢游诗的嗓音不难听,倒不如说很多人还会觉得这样的声音充满磁性,但用这样的嗓子在台上捏着身段唱戏,就有一种莫名的喜感。

余瑜说:“好笑的,别说观众,我都差点笑场,谢游诗嗓子都快唱劈叉了。”

陈铃:“哈哈哈哈其实我在下面听也觉得好好笑,而且我当时面试他的时候听到他太平歌词,正喝水呢,直接喷了。”

谢游诗凑过来冷冷道:“懂什么,这叫反差萌。”

陈铃:“所以你不只是个吉他手,你还是个主唱。”

“我是贝斯手兼主唱,”谢游诗又说,“不过我们那乐队没做多久就散了,本来也是业余搞搞。”

几个人又聊了几句,很快台上正在演的人下来了,余瑜提醒了句:“到你们了。”

陈铃“噢”了一声,看向叶答风那边,叶答风把书放下了,也看他一眼,但没叫他,径自往上场门那边去了。陈铃也起身过去,俩人一起候着,但中间隔的距离能再塞一个人,并且谁也没有先开口说一句话。

布朗尼兼职在台上做报幕的:“接下来请您欣赏相声表演《汾河湾》,表演者陈铃、叶答风,掌声有请。”

《汾河湾》也是段传统相声,说的是一个自称爱唱河北梆子的人,实际上对河北梆子一窍不通,频频露怯,因此成为笑料。

当然也是跟唱搭边的,老早之前他们就定的这节目,定的时候没料到后来会发生这么多事。里头还有些夫妻哏,陈铃实际上不很想说这个相声了,但节目单早就发了,刻意换节目也没必要,今天换节目,明天呢?反正总也要演的。

这都算不得什么,有的演员刚丧父还能在台上强忍着说一些伦理哏调侃父亲,吃这碗饭的,自己的情绪最不重要。

两人一前一后地上台去,一起调整好立麦,共同鞠了一躬,动作依旧出奇地一致。

有观众上来送花,一枝浅粉色的玫瑰,陈铃拿到鼻尖下嗅了嗅,忙不迭地说谢谢:“刚好今天的表演需要进行一些梳妆打扮,等会儿这花能派上大用场。”

叶答风看着他:“您演什么节目,不都要梳妆打扮吗?”

陈铃:“您说我们上周演的那些吗?那是演那些唱歌跳舞的节目,不打扮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