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女君天下 纸圣蔡伦!

先将原料放在水塘中浸泡,碾碎,用火煮烂,变成纸浆。待纸浆冷却用竹帘将其捞起来,过滤水分,把水挤压出来,烘干后便成为纸张。

蔡伦之前的所有朝代都在疯狂记录,不只是朝廷,有了这样清晰的工艺流程,随便一个人都能做出纸张,可想而知,日后平行时空的纸张价格定会跌破底线。

但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为了改善纸的性能,早在晋朝,古人便发现可以将植物淀粉和矿石粉末刷在纸面上增加纸的韧性,让纸张更加光滑、洁白、不透水,吸墨性也能更好。此后,造纸术逐渐改进,发展出了具有各种专业用途、各种价格的纸张,但造纸的流程却没有超脱出蔡伦的发明。】

评论区

“正是因为纸张完全取代了竹简,成为主流,晋朝才会出现书圣王羲之,画圣顾恺之!”

“一张纸打破了高门贵族对文化的垄断,文化开始向基层传播。有了更多读书识字的人,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此言一出,秦皇汉武心中一动,这才是纸张真正的伟大之处,原本需要一车竹简才能记载的文章,现在只需要薄薄的一本书。

有了如此利器必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朝廷服务!

【纸张在公元2世纪,也就是在东汉末年便传到了越南、朝鲜半岛等地。3世纪前后,纸张传到日本,610年,日本建立了第一座造纸厂。】

【公元751年,天宝十年,大唐与大食交战,战争过程中,部分唐朝士兵被大食俘虏,其中就有造纸工人。大食就是阿拉伯帝国,此后,随着阿拉伯人对外扩张的脚步,纸张逐渐传播到了欧洲各地。公元900年,埃及建立了非洲第一个造纸厂……】

李世民与贞观朝的文臣武将本来在很放松的看汉朝的历史,有些事情史书上不曾记载,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精通汉史,他们正听得津津有味。

突然听到天幕重点提及蔡伦与他的造纸术,这让他们有些不解,纸张在大唐已经是日常必需品,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一张小小的纸张能有多大的作用。

不过,后人的关注重点总是与众不同的,李世民靠着这点信息不断的修正自己对后世的理解。

直到现在天幕提起大唐,他们都有些疑惑。

房玄龄:“这个大食在何地?”

杜如晦:“不曾听闻。”

程知节:“不过一个偏远小国如何能打败我大唐军队!”

长孙无忌:“天宝又是哪位皇帝的年份?”

魏征:“按着天幕的纪年法,如今是630年,天宝在一百二十年后……”

他们突然想起来,曾经研究过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安史之乱可能就发生在一百二十年后!

李世民面色深沉:不肖子孙,不要让朕知道你是谁!

李隆基:天宝十年?

十年之后的事,与现在何干!

接着奏乐,接着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