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汉武大帝

晁错就在群臣之列,见到诸侯王以自己为名掀起叛乱,当即跪下请罪。

刘恒自然不会为此归罪于他,“那些乱臣贼子不过是随意打个旗号罢了,这正说明晁卿是我大汉的肱骨之臣!”

晁错曾上书提议削藩,刘恒碍于当时的形式,不想冒险将天下再次卷入战乱之中,没有同意晁错的提议。想来,是自家太子任用晁错削藩,才引起了这些麻烦。

景帝刘启想到当年的情势,至今仍觉得后怕不已。

父皇的优厚之策养大了藩王的野心,诸侯王势力能与朝廷分庭抗礼,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皇权,到了不得不削的地步。

【“文景之治”的说法是从唐代开始出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位不断上升,甚至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在史学家的笔下,“文景之治”简直达到了物阜民丰,共同富裕的理想世界。但是很显然,封建王朝中,能发出声音的只有统治阶级,地主阶级,普通百姓的声音是无法流传到后世的。】

【至于唐朝为何这般推崇汉文帝呢,很可能是因为古今比附——汉文帝是汉朝的太宗,而唐朝的太宗又是谁,那可是堪称千古明君的大唐白月光——唐太宗李世民!】

天幕下唐朝之前的人睁大了眼睛:又是一个千古明君!

这个唐太宗做了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唐朝之后的朝代则是心悦诚服,唐太宗就是三代以来最贤明的君王,不接受反驳!

长孙无忌、房玄龄、程知节等人纷纷为自家陛下高兴,“恭贺陛下,天佑大唐!”

唐太宗李世民正要开怀大笑,便看到了站在群臣之中的魏征,他稍稍收敛了自己的神色,正色道,“天幕的肯定是对大唐最高的赞美,朕愿与诸卿共勉,打造一个比天幕所言更好的大唐!”

【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只能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历史中汉文帝:一个厉行节俭,稳定朝政,爱民亲民,谦恭自省的汉文帝。只是碍于历史的局限性,他所实行的政策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结果,没有真正解决汉初的社会矛盾。】

评论区

“主播是就事论事,对汉文帝还是很推崇的嘛。”

“不能抛开历史谈政策,汉文帝的历史局限性让他无法超脱汉初,做出开创性的改革,只能因循守旧,按照祖宗成法做事。”

“封建王朝的皇帝代表的都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刘恒能够看到百姓的苦难,能够以身作则去改变一些什么,就已经很好了。”

刘恒心悦诚服:“多谢天幕指点,朕定会改正错误,让我大汉百姓安居乐业。”至于所谓的“地主阶级”,不,他们是朕要提防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