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7 章 赏桃

幸臣 灰谷 1315 字 4个月前

次日许莼一大早便出去,却是私下命人去查走私,另外自己也有些故交要拜访,便忙忙碌碌去了。

谢翊这边上了朝,散了朝回来便看到苏槐捧着一个匣子奉上来,一边禀报:“清晨奉了陛下之命,老奴亲自带人去了闲云坊,一一抄了那些不利于侯爷的流言蜚语回来。”

谢翊打开匣子,拿了那些抄本出来看,一边翻一边冷笑,苏槐道:“都是些市井庸常小人的闲言碎语,陛下不必挂怀,气坏了龙体,倒让侯爷担忧。”

谢翊道:“闲云坊如今是哪个管事掌着?”

苏槐道:“闲云坊那边原本罗禹州掌着,后来青钱姑娘掌了一段时间,定下了在茶坊里收集抄录坊间流言的规矩。后来青钱姑娘

去了津海卫替侯爷办事,罗禹州也去了津海卫一段时间,这边便由国公夫人另外指了两个丫头,一个紫印、一个朱衣的分别打理着千秋园和闲云坊。如今却都由侯爷身旁的秋湖统一揽着了。”

谢翊微一点头:“朕是听说如今他自己的产业都由秋湖打理了,他自己只忙着公事,倒是自己的生意都顾不上了。”

苏槐笑道:“侯爷这是忠心耿耿,待陛下一心一意呢。”

谢翊又问:“打听到昨夜大放厥词满嘴喷粪的那书生是什么人了吗?”

苏槐道:“陛下既有交代,秋湖连忙使人打听清楚了,这说话的是个屡试不第的老秀才叫丁如裕,今年已五十多岁了,仍未能中举人,但却颇以才高自诩,平日最喜说的是如今朝廷喜用青年人,世人喜奉承少年富贵的,他虽才高如姜子牙,却到底时运不济的话。”

谢翊冷笑了声:“今年朕可点了个白发探花,他怎么说?”

苏槐看谢翊喜怒形于色,竟然斤斤计较起这无知书生的话来,连忙道:“倒也不至于敢诽谤君上,只说有了希望,今年又要去秋试呢,大概也想谋个贡生的名额。他家贫,平日在维贤书院里教一门科,偶尔也去富家为西席,靠束脩度日,闻说这边书坊抄书能有银钱,兼着平日又有书生一同论文说诗的,便也是闲云坊的常客了。”

谢翊想了一会儿:“朕记得那维贤书院,不正是之前谢翡他们筹款开的义学吗?”

苏槐道:“正是顺安郡王生前筹办的那个义学呢。因着如今各州县的新式学堂越来越多,学生都跑去津海那边想去读那新式学堂了,如今维贤书院里也正打算着将科目改良些加些技艺科目,他学不会那些洋务新学,年岁又老了,怕没了生计,也自是反对那新式学堂的。”

谢翊道:“许莼还是这义学书本和学生文具捐助人,别人不知道,他在维贤书院教书,岂有不知之理?更不必说这闲云坊卖的书,都是雏风堂印制的,京里但凡懂些门路的,略一打听,自然也都知道雏风堂、闲云坊都是临海侯的产业。就算他不知吧,也是实实在在受了许莼的恩惠的,竟为自己私利,便大肆在众人面前批评朝事,指摘朝廷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