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 万里扶摇(175)二更

就是一次因为这个事件给人的启发,做了一个再正常不过的遗传实验。可这种实验又瞒不住人,比如,饲养猪的是从外面雇佣的人。这些人不懂更深的道理,他就是眼看着两窝猪崽子的出生的。

然后回家就说给老婆听,他老婆呢,也是跟别的妇人争吵的时候就骂人家改嫁来的妇人了。

说是人家二嫁生的孩子血脉不纯云云!

然后那妇人不肯吃亏了,没这么羞辱人的,直接给告到了官府,于是,舆论便闹了起来。

几乎就是一夕之间,争论之声骤起。

很多文人开始在报纸上发文章,他们的理论就是:以前为什么看重女人的贞洁,因着只有如此才能保证血脉的延续。这不是男性的癖好,而是从子嗣传承上考量的。

这个声音,那赞同的人可太多了!

乌泱泱的,都在讨论这个事。

桐桐对着报纸,早饭顿时没有胃口。她跟四爷说,“我现在才知道,有时候敌人并不是站在眼前的人,而是新旧交替,大变革之下涌现出的各种思潮。”

我没有证据支持我是对的,也没有证据一定能反驳你是错的。

于是,思想的碰撞如潮水,汹涌而来。

若是站在面前的是个人,干掉他就解决问题了。

若是站在面前的是一群人,站在朝堂上舌战群儒,未必不能取胜。

可而今的碰撞不是人与人的碰撞,而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认知的相互碰撞。是想要探寻真理,可偏巧只是刚刚起步没有成果的阶段性总结。

有人拿阶段性的东西当真理,有人却不以为意,于是,碰撞就产生了。

这世上就是存在小概率事件,且是阶段性的东西无法解释的小概率事件。可若是有人拿这种事要涵盖全部,去做他们理论的支撑,还真不知道从哪去反驳。

四爷就说:“求真馆会放一些别的猜测!”

这东西只能慢慢的引导,做一些其他的报道,来推翻之前那个结论。

可是偏巧有人沉不住气:罗君如直接发了一篇文章。

她应该是信了用猪做实验的阶段性结果,因此,她的文章里是认同‘子肖先父’的,但她同时又提出了,既然牲畜与人能比,那么,人与牲畜也能从别的方向对比。

比如,为什么野兽总是选择强壮的交|配呢?这是不是为了生出更强壮的后代?如果是这样,那么,如果真出现了子肖先父,那这一定是第二任弱于第一任,于是,自然淘汰了第二任,选择了更优的来继承。

桐桐当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眼前一黑:你这是点了一把火呀!

她推出的观点是——优胜劣汰!

我的乖乖呀!优胜劣汰这没毛病,但放在这里,支撑一个错误的结论,这是很危险的。

于是,火迅速蔓延起来,吵的沸反盈天。

学堂、酒楼饭馆、茶馆戏楼,到处都是争论声。

桐桐注意到,有一个署名曾远的人,在报纸上从历史的角度去反驳‘子肖先父’。他说,在元朝以前,并没有子肖先父的说法。是因着元朝时期,汉人被外族统治,每个村都有元人监管。这就导致了,汉人家女子大婚,先送至元人那里。

他们认为,只有如此,汉人家生的孩子才像他们。

而这种说法,不过是为了加强统治的自欺欺人罢了。这话流传下来,意思与当初已经相背了。它说的是元时的统治者的一种思想,并不是真相。事实上,元朝的民间一直有‘摔头胎’的做法,为的就是保持血统的纯洁性。由此也可证明,‘子肖先父’这个说法就是无稽之谈!

顾玉娘将此人的文章放在第一版,字体给放大。

德阁老跟桐桐坐在值班房里,她问说:“你觉得呢?真相是什么?”

桐桐摇头:“不知道!这许是后人才能替我们解开的谜团!无法解释,也没有证据证明什么,只能说明我们的能力没到那里……”

“但这两个不同的观点,已经影响女子了。”德阁老叹气,“我跟罗君如谈过,她认为人应该尊崇自然法则,优胜劣汰。且人也应该接受这种自然法则,承认优胜劣汰。”

桐桐:“…………”可能认同她的人还不少吧,“我再去跟她谈谈。”

这也不是为官的分歧,更不是对一件具体事务处理的分歧,单纯就是思想意识上的分歧。

桐桐约了罗君如去家里,谈这个事情,“人与兽,有相同的地方,但更有不同的地方。首先,人有思想,有意识,有伦常……”

“子非鱼呀!”

“那鱼也非我呀!若就按照你说的优胜劣汰,你告诉我,什么是优,什么是劣?聪明的是优,强壮的是优……那敢问,若是如此,儒家的‘宽’在哪里?‘仁’在哪里?尊老爱幼,不能舍弃幼,那便当舍‘老’,因为在兽群里,‘老’便该被淘汰?”

“可咱们若不强起来,他们就会永远拿女人的贞|洁说事!我得叫人知道,女人也在优选男人!男人不够优,他的血脉就活该被淘汰!”

桐桐:“……”咱不搞对立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