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大宋那些事。

神宗听自己心爱的儿子命不长,脸色也是一变,他前边接连死了五个儿子,这个好不容易才养下来的儿子结果也不长命吗?

神宗慌了,马上叫了太医过来,想给儿子好好看看。

朱妃也是一脸担忧,双眉紧皱。

倒是才六岁的赵佣伸手握住神宗的手,安慰道:“爹爹没事的,我这不没事吗?”

神宗听的差点没落泪,他低下头亲了亲儿子柔软的发顶,“对,我儿会没事的,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见太医还没来,他还又催了一次,“人怎么还没来?快去再催一下。”

&

【国不可一日无君,加上哲宗也没有子嗣留下来,皇位只能从他的兄弟中挑选。当时神宗还在世的儿子只有五个,分别是申王,端王,燕王,简王,越王。申王眼有疾,首先pass,皇位将从其他四个中挑选。其中简王是哲宗的同母胞弟,为人果敢,章惇就上奏请立,向太后却不同意说‘都是神宗的儿子,为什么一定要立他呢?’,于是提议立端王。】

【章惇等人极力反对,指出‘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向氏却搬出了神宗的话,‘先帝曾经说过端王有福寿,又仁慈孝顺,应该立他’。也不知道神宗要是泉下有知会不会呕死,顺便抽自己一巴掌,让你没事乱说。虽然也不算乱说,人到东北后还生了8个孩子呢,活的也算长,可不就是个有福寿的吗?】

宋初。

什么什么什么?

去了东北后还又生了八个孩子?

他妈的他以为是去巡游呢!

赵匡胤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他狠狠踹了赵光义一脚,又对着他口吐芬芳,“哔——”,“哔——”,“哔——”

一时间朝堂上全是不可放送的话语。

&

【章惇还要再劝时,却被其他大臣扣上了一顶左右帝位的大帽子。之前就说过了,大宋的许多大臣御敌的勇气没有,斗起自己人来却是一个比一个狠,这顶大帽子扣下来,章惇不敢再说什么,只能按着向太后的来,迎立端王为新君。】

向太后脸色一白,她不可置信的连连后退了几步,“居然是端王……?怎么会是端王?不,不应该啊,端王仁孝,又聪明,他怎么会断送大宋的江山啊?”

“定是仙人弄错,一定是仙人弄错了!不可能是端王。”她这么说,语气里很是笃定。

相比较她的惊慌失措,章惇倒是松了口气,果然是端王,那这回不会立他为君了吧?

&

【那向太后为什么一定要立赵佶为君呢?明知道赵佶在不适合为君的情况下,还要坚持立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的地位待遇问题,一是个人情感喜好偏向。】

【这里先说下第一个,哲宗继位后,按理说朱妃应该升任为太后,毕竟皇帝的生母嘛,可高滔滔却因为种种因素打压朱妃,只封她为太妃,后来甚至因为一个臣子对她礼遇而处罚了那名官吏,就离谱。】

【哲宗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都看在眼里,到元祐三年的时候,哲宗以《春秋》中的母以子贵为由,开始提高母亲朱氏的待遇,先是舆盖、仗卫、冠服,悉侔皇后,到了绍圣中期,哲宗又“钦圣复命即閤建殿,改乘车为舆,出入由宣德东门,百官上笺称‘垫下’,名所居为圣瑞宫,这待遇跟向太后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