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 各行祖师zl

当时唐三彩一出,就成了东南亚的时髦风向,对外海贸中唐三彩成了陶器主力销售产品,唐三彩实物遗存在东南亚各国,如哈里发的都城萨马拉(伊拉克境内)就曾出土唐三彩、白瓷等陶瓷。

小日子甚至还仿照唐三彩烧出‘奈良三彩’,引得举国欢腾】

李世民一愣:唐三彩?他们大唐烧制的?

未等他询问工部,天幕就接着讲述下去:

【而瓷器仅有白釉蓝彩、白釉绿彩两类,因技术升到瓶颈,所以大唐匠师的重点还是在白瓷上。

大唐白瓷釉色透明,并且有莹润质感,放在手中如同捧雪。

当时的大唐瓷业可以说是南青瓷、北白瓷,两瓷称霸天下】

白瓷?

李世民目光下意识地将落到案上明亮如玉的瓷碗上,拿起来仔细观看几次后感叹道:“后人所学实在太过广泛,所研几乎涵盖各类行业。”

他很好奇后世学校除了数学、化学外,还教授学子什么?

不知他大唐能否借鉴一二,好让皇子学得更好。

他身侧的李承乾听到耶耶想法,忍不住攥紧了手:他自小体弱,耶耶为他着想不愿他多累辛苦,所学功课并不密集,若加上后人学科...他身体能撑得住?

他悄悄瞄了眼耶耶,心中忐忑:耶耶不喜他了吗?否则怎么会突加功课?

况且...李承乾不解地望着天幕,真诚发问:你们后人学那么多不累吗?

【海上贸易从汉代就已开启,到唐朝中后期时,瓷器对外贸易中有刑窑的白瓷、越州青瓷及巩县青花瓷等,其中长沙窑青瓷是外销主力。

华夏海上贸易第一波高潮便是形于唐中晚期,根据晚唐宰相贾耽的记载:唐朝海上贸易除了朝鲜、小日子外,西行有两大条海线:海东岸和海西岸两线;

海东岸以马六甲的巨港为基点,分两条线:

1.东行到苏门答腊,沿岛下行到印尼首都雅加达,然后再到诃陵国(印尼爪哇岛);

2.西出到葛葛僧

抵国(现伯劳威斯群岛)—邓洲(现印尼亚齐)—向西到婆露国(现印尼巴罗斯)—婆国伽蓝洲(现印尼科巴群岛)—狮子国(现斯里兰卡)

到达狮子国后又分出两条线,一条是无明确记载的横渡印度洋到达红海;

另一条为西行经没国(南印度马尔拉巴)—拔飓国(印度纳巴河口)—提飓国(巴基斯坦卡拉奇附近)—提罗卢和国(波斯湾处伊朗境内)—大食国之弗利刺河(幼发拉底河)—末罗国(伊拉克)—大食缚达城(伊拉克巴格达)

从广州到大食缚达城,整条航线时间约90天三个月,这段航程记载得比较粗略,因此航段主要是民间开辟,后期官方才插手】

刘彻仔细地看着天幕展出的舆图,最后得出结论:眼下朝中楼船仅支撑近海航行,没想到唐人跑得挺远啊!(汉朝已有船跑到斯里兰卡)

他摩挲着下巴思索:西域有安息阻挡,但海上没有啊!只要让少府制出合适的指南针,他大汉使臣就能让罗马对汉朝贡称臣嘛!

刘彻把目光落到少府身上:爱卿,朕看好你,加油!

少府刘舍:抓脑壳…

【唐人在爪哇岛进行商业贸易,若他们能沿海岸前行,便能到达位于印尼最东南的东帝汶,站在东帝汶岛上,就能与澳大利亚隔海相望】

天幕叹了口气:【毕竟东帝汶共和国距澳大利亚太仅450公里,只需前进一小步,就能殖民澳大利亚。

但咱们老祖宗是实用主义者,澳大利亚除了袋鼠人都没有,总不能让他们跟袋鼠交易吧?

可惜没沾到澳大利亚的土地和矿产,唉】

天幕没具体透露澳大利亚具体,但正因神迹没透出澳大利亚详情,倒引得世人好奇,而好奇心则是行动起点:澳大利亚到底有什么?

民众下意识地就把土地=粮食,矿产=黄金连在一起,然后历代开始沸腾起来,有钱有粮好地方啊!

有机敏者立马把主意打到矿产上,只要舍下族中不争气的子弟,让他们带上积年的风水师…若好运能挖出黄金,那便是为家族找到续命之基!

这门生意有得赚!

更多的人只是心动不会行动,对他们而言南服(海南)都太过遥远,何况外境小国?

疾病、水土、方向、语言等等,全是难以逾越的高山,非亡命之徒不能行!

他们还是老老实实伺候祖传土地吧!

这个富贵他们挣不来。

【西海岸线路则以非洲为最终航程,从幼发拉底河处的乌刺国出发——往北到设国(南也门)—萨伊瞿和竭国(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在阿拉伯半岛上)—没撰国(阿曼苏哈尔港)—拔离歌磨难国(波斯湾西)——三三国(非洲坦桑尼亚)—回到乌刺国。

整个航期约50天,是当时航行技术走得最远的路程了,如今天非洲坦桑尼亚等东部地区都发现了发现唐代遗物,如长沙窑、越窑瓷碗,以及北方白瓷等物,其外销种类与贾耽记载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