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

难道说李佑知下任帝王容不下他?

这句话的真相我不知道,但李佑起兵后被杜行敏等人平息。

之后唐太宗派人审查齐王谋逆,却发现李承乾身边的刺客纥干承基,也牵涉其中。

在审问纥干承基时,他为了脱罪,把李承乾谋反的消息说了出来,以此将功赎罪】

秦始皇低头处理政务,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天幕上。

唐朝继承之乱,说到底就是一段另类版本的‘郑伯克段于鄢’,兄弟走向陌路,最后相残。

汉武帝太子之乱,在于知,父子互不相知,隔阂自生。

唐太宗太子之乱,在于爱,爱到越过礼制。

而他大秦太子之乱呢?

秦始皇批阅的手一顿,在于志,父子志向相反,紧绷而裂。

天幕语气不解:【按理讲李佑谋反是防他的兄弟,但李承乾身边刺客却牵涉其中?

并且李佑谋反后,李承乾还嘲笑他:孤居今天之地,距离大内宫廷仅二十来步,我都不敢反,你齐王远在齐地居然敢反。

结果笑声未断,纥干承基就进了死狱。

然后李承乾谋逆就暴雷了】

天幕闪出一张自己打自己的图像,未等人看清图像内容,就消失不见。

【李承乾与李佑共同之处都爱招揽刺客,李承乾不知李佑谋反,偏偏他身边人却被牵连进去,难不成刺客之间还有刺客群共享消息?

谁要谋反先在群里聊聊?被抓就举报减罪?】

天幕又展出一幅图像,上面一带到刀小人对着手中小方块(手机)大喊:最新消息,最新消息,齐王招刺客谋反,八百块一天,八百块一天,包吃包住,还包黄泉车票,报名速从!

画像很滑稽,但历代君臣都笑不出来,特别是李世民。

听到李承乾谋逆时,他高悬的心顿时砸在地上。

很疼,但已经麻木了。

他低头再次贴了贴稚奴柔嫩的小脸蛋,冷静地听着天幕讲述;

【唐太宗命房玄龄、孙伏伽等重臣同审后,确认李承乾有反形已具,只还未行动便人告发。

面对太子谋逆,唐太宗痛苦非常,即使心痛难忍,仍要苦心保全他,将他废为庶人流放黔州。

而李佑则是废为庶人,赐死于内侍省。

因此李佑生母阴妃,抱着唐太宗的腿发出灵魂质问:太子谋反被废,为何佑儿谋反要赐死?

同是你的儿子,为何要这样?】

陈雪无奈

地耸耸肩:【是啊,为何同样谋反,皇子差异如此之在?】

不等历代君臣有所反应,天幕就揭晓答案:【因为李佑不是他与长孙皇后亲子啊!】

李炎(唐武宗)听到天幕长孙皇后亲子,猛地笑出声:后人倒是天真,皇位之争,历来都伴随着血腥。

大唐的皇位下,全是累累骨血。

他垂下眼微微转动眸子,脸上露出一个冷然的笑意:唐太宗爱嫡子也阻挡不了皇子为争皇位厮杀。

唐玄宗捍卫皇位一日杀三子。

而他…被宦官仇士良随意所立,作为傀儡的他,仍在为大唐、为捍卫皇位而努力。

可惜…李炎摸着自己单薄的身躯,落下泪来:神迹啊!你若有灵请赐朕一副好身体吧!

他不能倒,也不敢倒,他要是撑不住,大唐该怎么办?

天幕幽幽叹气:【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唐太宗曾嘲笑汉高祖刘邦教子无方,结果回旋镖扎在自己身上。

康熙嘲笑唐太宗不会养儿,结果他自己的太子两废两立,弄出九龙夺嫡的巨大阵势。

这两帝王完全是乌鸦小猪黑一一谁也别说谁】

正在忧心刘如意安排的刘邦:???天幕说唐就说唐,扯乃公何事?

乃公没教导恒儿,他不也成了汉文帝?

李世民不知该作出何种表情,两废两立,九龙夺嫡…似乎这位康熙帝王比他更难受?

但是他还是好难受啊!

而刘彻…刘彻已经惊呆:乖乖,天幕要不讲讲康熙一朝?

实在是从未听过如此惨烈的夺嫡竞争啊!

九龙欸,九位皇子争夺皇位,康熙可真会生子。

【唐太宗一生有儿14人,21位公主,能落到他心间的只有长孙皇后的三儿四女,即:李承乾、李泰、李治;

女儿为:长乐公主李丽质,城阳公主,晋阳公主和新城公主】

望着天幕上展出来的李宽、李恪,及李愔、李恽等等皇子名,作为同样拥有三十多号儿女的秦始皇表示:作为一国之君,朕真的很忙,儿女在心中能否留下痕迹,全看母亲地位。

这就是‘子凭母贵’的来源,不受宠的母亲,她的孩子自然也到不了君王跟前。

唐太宗儿女众多,唐初国事繁忙,能对长孙皇后所生子女皆宠已是不易。

而他...秦始皇垂下眼帘:能久久在他跟前的,不过是长子扶苏和幼子胡亥罢了。

想起胡亥,按在剑柄上的手,青筋乍现:赵高、胡亥,不死不足以祭他历代大秦先祖。

还有...他眸色阴鸷地扫过李斯,此人暂且还有用...

【唐太宗的女儿大多嫁于重臣,如第三女南平公主为名相王珪儿媳;

第七女巴陵公主嫁于平阳公主之子;

...

第十女临川公主,嫁谯郡襄公周道务,是咱们诗圣杜甫的外祖母。

而唐太宗重点关注的公主,是长孙皇后所出,甚至连养在她身边的庶女,太宗对她也格外不同:

如第六女豫章公主,生母难产而死,由长孙皇后抚养成人,下嫁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俭之子。

她死后唐太宗悲伤异常,长期穿着素服以示哀伤之痛,最后还是魏徵劝解一通才换为常服】

李世民麻木地听着天幕将他儿女细细说来。

若有选择,他更希望听安史之乱乱动缘由,而不是像现在,任凭天幕刀刀砍向自己心口。

联想到李氏遗传病,他忍不住怀疑:或许他们不是遗传病,而是中毒了?

否则怎么解释他的豫章,年纪轻轻的就去了。

并且其他女儿寿命如何?还是早夭吗?

一时间,李世民竟然不敢开口问她们的结局与寿数。

【有其他公主受宠吗?

有,如第十七女高阳公主,深得太宗喜爱,下嫁房玄龄之子,但是】

天幕话一转,揪得李世民与房玄龄瞬间将心提了起来:【我们所知的高阳公主,都与辩机和尚纠缠在一起,但问题是:唐人所著书籍中,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并没有记载,他们的香艳故事,仅存于资治通鉴与新唐书。

简单来讲:宋人把高阳公主的政治谋反案件,转为公主风月案,将高阳钉在风流浪荡的高柱上】

房玄龄:知道未来儿媳是谁了,但是儿媳牵扯到谋反案中,怎么办?

而李世民及其他唐臣:怎么又是你宋人?

没事多扩些疆土,别往我大唐泼脏水!

想想就很气!

要不是有时间相隔,朕真想发兵展现大唐雄风!

?原本闭目养神的李治突然睁眼,与武后对视一眼,尽皆皱眉:“这宋人行事未免太过恶了。”

房玄龄夫人是谁?他与高阳虽不睦,但也不想看到唐皇室名身有污。

高阳为人骄纵,为夺大房爵位,不惜诬告房遗直对她无礼,才牵扯出房遗爱参与荆王李元景谋反案,房家由此遭到灭顶之灾。

他眸色幽幽,神情晦暗不明,高阳被赐死的最终原因:除了参与谋反外,还因她拉拢陈玄运行巫蛊之事,推演星宿窥测天象!

她要干什么?

李治冷笑:想要拥举李元景为帝,为自己谋得权力地位?

李元景是谁?

高祖第六子,她竟然想把皇位换宗,脑子不清楚的蠢货!

【唐太宗最放在心尖上的女儿,当属长孙皇后亲女:

长乐公主李丽质,唐太宗的嫡长女,深得唐太宗宠爱,在政事上亦有资格劝谏唐太宗的公主。

贞观五年时唐太宗为其筹备嫁妆,各方礼数严重越制,魏征力谏想要劝阻。

但唐太宗捂着耳朵表示不听不听,朕就不听。

打的就是一个给女儿塞塞塞:这东西好,给我女儿,那玩意不错,给我女儿

...总之,统统给我家爱女!

不能让她受委屈。

城阳公主:首任丈夫杜荷因随李承乾谋反伏诛后,唐太宗为城阳公主重新择婿薛瓘,为让爱女婚姻美满,特意命人占卜,问天吉时,最终根据吉时将婚礼时间,由傍晚改为白天。

晋阳公主,字明达,乳名兕子,是古时史上有史可考,并且是唯一一位被皇帝亲抚养的公主。

‘明达’是佛教语,

‘兕’指独角犀牛,长得十分凶猛健壮,唐太宗夫妇期望女儿聪慧伶俐,茁壮成长。

而兕子小公主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自幼聪慧可爱,随父亲习得一手飞白书,并仿照他的字迹,喜得唐太宗与众臣得瑟:看看我家公主写的飞白,像不像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