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0 章 龙凤猪里的凤

自高祖以来,他们汉家几代天子都在削弱侯王…刘彻拂袖展臂,轻轻地靠在软枕上,眼眸扫过天幕:唐太宗不怕大唐也来个‘七国之乱’?

他的疑惑群臣不知,丞相公孙弘目光落到宗室+刺史几字上:“既然宗室任官职,那其权利应该颇有限制,否则大唐分封便是真正的裂疆封土,造就国中国。”

届时就是外有四夷,内有封国,离亡国不远。

而他身后下主父偃彻底头思索:宗室担任地方官职,能不能加到推恩令里面去?

魏征怒视萧瑀:“左仆射是于淳越传人吗?心心念念想着分封?”

并且晋朝沉陆不就是分封下八王之乱造成的吗?

萧瑀表示:他进言分封,是因为陛下想要分封啊!

被同僚瞩目的萧瑀,坦然自若地望向天幕,全神贯注地听着天幕讲述。

【很显然群臣的反对,让他的世袭刺史安利卖不出去。

卖不出去的缘由很简单:

大臣们表示:陛下!你别搞封建迷信!

礼部侍郎李百药更是上书表示:国运长短自有天命。

即便是尧舜也只能守运不能长久稳固。

想要将国祚延长,在于君王治理,今恢复分封制,岂不是要重返千年以前的结绳记事?

再则分封易世后,勋戚子孙骄淫自恣,相互攻战会害民至深。

加之魏征等人亦是反对分封,唐太宗被迫搁浅分封想法】

世袭刺史?

秦始皇怔愣,他不明

世袭刺史具体何意,但秦之前有个很常见的词‘世卿世禄’()

指官位和爵禄可以传续子孙,代代承袭。

?本作者南漳提醒您《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不过…他眉头微微皱起:底层有才之士要怎样出头?

大秦能席卷天下,除了法家外,也靠捡六国遗弃人才强国。

按天幕所说,大秦一统天下后,六国游士无展才之机,深恨大秦意图让天下重返六国争锋,那大唐呢?

大唐学子愿意屈居人下,永无出头之日?

天幕声音微降:【群臣不愿分封,除了时代大势外,也有大唐政治倾斜原因。

大唐实行内重外轻政策,即京官地位高于地方官职不提,各项福利京官为最。

如唐初京官有俸料钱,而地方官俸禄只有职田产出,职位收入低于京官。

并且仕途上京官比地方官升职更快,也更容易。

从权利上看,刺史权利只有地方行政权,有领兵权没有出兵权。

且世袭刺史的食封邑最高户为:1300户。

其封邑还达不到卫青食户零头】

刘彻愕然,仲卿封大将军那日,食邑数定然上万户,而大唐世袭户数才1300户?

他眸中闪过一丝玩味,刺史世袭但食邑户可不是固定数,若世袭刺史有罪削其户…没了食邑进项的刺史,又有什么用呢?

再则…刘彻似笑非笑地看着天幕:重臣既然世袭刺史,那也当退出朝堂迁往封地才是,重臣愿意?

张汤却默默地将汉唐刺史相比:汉代州一州有十五县,人口几十到上百万。

不,按官职相对大汉应该叫郡守才对,陛下虽然置刺史官职,但大汉刺史更多行监察之权,无行政治理之职。

大汉郡守有任免治内官吏实权,虽无军事权力,但从品秩上与朝中二品大臣相当。

郡守只要政绩优良,就可以入京为三辅,由三辅而九卿,然后御史大夫,然后丞相。

而大唐…刺史上级似乎还有都督官职?

【世袭刺史权利少+封邑少,向上发展机会艰难,有害国家不说,还让使功臣后代生出骄族心态,触犯法律,使国家难做。

所以唐太宗想要分封诸宗室、功勋重臣,让其子孙世袭地方,以辅翼李唐天下,达到天下共治、大唐基业永固的目的——失败】

天幕语气变得诙谐起来;【面对群臣反对,唐太宗表示不服:政策还没实施,尔等怎么就知晓世袭刺史不行呢?

在贞观二年、九年失败后,唐太宗开始强行卖安利!】

天幕突然跳出一个圆滚滚的小人,头顶贞观十一年,洋洋得意地走来走去,小嘴还在振声大喊:朕来了朕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