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 龙凤猪组合倒计时(修)

皇后想要禀明武帝诛杀苏文等人,太子竟言清者自清!

清者自清不是褒义词,而是放言者的自我安慰。

太子将苏文污蔑告知父亲,然后呢?

让父亲发现自己的无能,只能靠告状保持太子地位吗?

感情这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被各种各样的事件看法消磨。

汉武帝信任太子,太子亦信父亲,但在沟通不畅、暗敌窥伺下,父子感情又能保持几分呢?】

是啊,在奸人挑唆下,再好的父子情谊又能撑多久呢?

刘询轻轻叹口气,抬眼见到肃着脸的太子,向他招了招手:“奭儿过来。”

听到父皇出声,刘奭抿了抿嘴,又望了眼天幕,才恭敬地走到刘询跟前,低低地唤了声:“父皇。”

见儿子眼底积起疑惑,刘询摸着他柔软的黑发,慢慢

()道:“你是朕与平君的孩子,

你自民间出生,

长于宫中,你年幼丧母...”

他抬头逼迫回眸中水光,轻声道:“朕避免霍家加害于你,不能过于关注你。

但是奭儿,你记住,你是朕殷殷期盼而来的孩子。”

也是朕最重要的孩子!

天幕语气潇然:【再加上太初元年后,汉武帝西征失败、重将被俘、匈奴重破边关…都极大地打击到汉武帝自信心。

前先战果有多丰硕,对比就有多惨烈!

更重要的是,他每岁巡游到处祭神置祠,更六次封禅泰山祈求金龙下降,都无仙果可得。

年纪越长,求仙执念甚深的汉武帝,仿照黄帝成仙之举,建立五城十二楼,穿黄衣祭祀天神,甚至当众讲出:要是能像黄帝一样成仙,妻子儿女都可以像脱鞋一样抛弃】

刘启眸色冰冷地低下头,望着怀中的太子,嘴里重复天幕的话:“每岁巡游?”

他猛地暴喝出声:“跪下!”

本就惶恐不安的太子,瞬间翻身下跪,咬紧了唇不敢辩解一句。

想到天幕泄出自己的寿数,刘启抬手捂住胃,只觉得胃部翻滚难忍,‘呕’的一声弯腰呕吐起来。

吓处小刘彻声音染上哭腔,急忙扶住他:“父皇父皇,孩儿错了,未来孩儿定不会如此...”

刘启勉强止住呕意,一把拉住太子,肃声道:“朕不反对你求神问卜,但你要记住!”

求生问道万万不能波及民生,否则定会损失汉家根基,重现秦亡之事!

小刘彻迎上父皇那双沉沉压迫的眼,身子微微发瑟,抖着音小声道:“彻谨听父皇...教诲。”

刘启放开手,疲惫地靠在床柱上,手轻轻抚住胃,希望手心热气能缓和胃不适。

他年前时便察觉胃部有异,胃乃身体精要部位,胃部有异后,身体会慢慢衰弱直到死亡。

巫医劝他静养,可大汉万般事务,他身为天子岂能撒手?

刘启侧目为太子拭去泪珠,轻声道:“高祖以布衣建功立业,先皇以藩王为皇,大汉是由我刘氏子心历代人的心血,万万不能轻毁!”

刘彻眼泪朦胧地望着爹惨白的脸,忍不住抱住他的手,哇哇大哭:“父皇,彻儿记住的,真的记住了,哇!”

【所以面对太子止兵的劝解,汉武帝没有再深剖缘由,而是笑笑回答:朕将苦事做完,你施恩抚民不就很好吗?】

天幕语气带出几分叹息:【太子是最难当的,过于锋芒毕露让皇帝不喜,愚昧暗弱又不类已。

谨慎孝顺又显得毫无政治主张,不配做他这个全宇宙最牛皇帝的儿子。

总之,这个度非常难拿捏】

天幕的话被所有太子认同,天下险地,东宫最为危险,天下官职,最难当的是太子。

刘据亡于莫须有巫蛊之祸,唐朝武则天亲废两儿.太子当得越早,储君之位越不稳固。

对皇帝而言

太子本身就是仇人!

赵匡胤轻叹,

所以他不愿立太子,皇帝对太子无情吗?

有,但抵不过权势,整个大汉王朝,除了惠帝刘盈,谁顺利继位了?

他拧眉思索:要怎么才能保证调和太子与皇帝关系?

正想着就听到他弟突然道:陈深遇到陛下是他幸运啊!

赵匡胤一愣,下意识道:“什么?”

“陛下忘了?”赵光义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解释道:“后蜀孟昶的太子孟玄喆啊!

如果没有陛下没收复蜀地,他这个后蜀太子位置也坐不稳。”

孟玄喆是孟昶长子,聪慧善书,被封为太子。

但孟玄喆宠爱的是贵妃花蕊夫人,当年朝廷攻蜀时,他们就曾听闻孟玄喆与贵妃有隙。

后来孟昶降了朝廷,赵匡胤让孟玄喆做了泰宁军节度使,这几年来做得还不错,甚有政绩。

赵匡胤一愣,太子变臣子还有这好处?

【太子越壮衬得汉武帝越加衰老,对求仙也变得越发急切,封禅泰山不管用,那蓬莱仙海呢?

仅天汉年间,他就两次带着大臣以及沿海百姓,在东海岸边翘首伫立,只是希望能见蓬莱仙山及仙人一面。

结果仙人未见,却接到山东百姓起义的消息!

各种失败失控的无力感,让这位雄才大略、志吞八荒的老皇帝,变得越来越多疑,越来越狂暴】

秦始皇摩挲着剑身,想到徐福给自己描述的仙岛之景,自天幕揭露,不过是它山折影。

可是…他瞻望天幕,若世上真无神仙,那眼前出现的光幕是何之术?

并且其他朝代亦能观之,难道不是神仙术法?

自上个天幕出现后,大秦上下多有追捧各种鬼神巫术…想到汉帝太子被巫术绊倒,他神色晦暗,当即对李斯下诏:“制出对巫师占卜者的禁令。”

顿了顿他又补充了句:“及相关税收。”

在他大秦地盘上行巫术敛财,当付税款才是。

李斯:???

陛下,你竟然连鬼神税都要收?

你不是信鬼神之说吗?

【直到太始三年他得了个儿子,还是因怀孕十四月生的麟儿。

他代表了是自己不死的希望,否则怎么会在晚年求仙无望时,得到自带祥瑞的麟儿?

刘弗陵,‘弗’同‘不’,弗陵指不陵,他刘彻不入陵墓,还能活!

激动下的他下诏立了尧母门,以表祥瑞喜悦。

此门一设,直接刺激到太子一系神经。

在奸人挑唆、朝臣不喜的十几年里,太子皇后在各方有心人监察下,行为端正,毫无差错,如履薄冰地维持着储君地位。

但尧母门三字炸得太子等人惶恐不安,也给了天下人信号!

朕不满太子!】

朕没有不满太子!

彻呼吸急促,心绪剧烈涌动,他眸底杀气惶意相互倾轧,恨不能拆掉天幕,不愿再继续听下去。

太子何止是被绊倒,分明就没了命!

先前他以为宣帝是据儿…结果…他不知道刘弗陵出生,自己是何样心情,但是他抱住据儿那刻,满心的欢喜涌遍他全身。

据儿、大汉江山…他所在意的人和事不断交叉闪现在他眼前,搅得他失了往日的冷静。

刘彻深吸口气,随意拉出个臣子,想转移自己几分注意力:“汲黯,你说何为尧母门?”

汲黯意外地看了他一眼,硬邦邦道:“帝喾的嫡子是后稷,他传位的是庶长子帝挚。

所以尧不是接过帝喾的王位,而是通过他哥哥帝挚禅让,才登位统领部族。”

说完他又追加一句:“陛下或许没有易储之心,但下令时定有改换太子想法。”

等脑子清醒后,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刘彻原本正点头认同,帝喾时代有没嫡长子制度,传位于谁,皆看才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