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 龙凤猪组合16

什么意思?

他很努力地写下:待实现价格总额(平均价格px交易总数t)/货币流通速度(同一货币单位时内的流通次数)=流通市场上的货币量

然后...他盯着每个字都认识,但组合在一起便不认识的字...他一统六国,功过三皇五帝,自号皇帝的人...发现自己听不懂后人言,看不懂天幕文字。

货币到底是怎么核算的?

秦始皇茫然地看向李斯,然后发现他两眼圈圈,又扫过殿内其他大臣,更是茫然如听天书。

诸子百家术数谁最厉害?

思索半晌目光突然落到殿门前的白胖人身上:“张苍,你可明白天幕公式?()”

“

?[”

殿内群臣:这就是上计丞相的实力吗?

听懂了听懂了,厉害啊!

先前李斯受刑后,言天幕所说的计相便是他师弟,他要为陛下举荐。

当时他们还不屑,真那般厉害,怎么没在陛下时崭露头角?

啧,谁的脸疼,他们自己的脸!

【汉朝在货币上全面撒手,给了商人可乘之机,下剥百姓钱财,上刮天子富财,叮叮当当地吃个饱腹。

所以汉武帝登基后的第三年,为反击匈奴,他派张骞出使西域的同时,也下召废四铢钱,让天下行三铢钱。

朝廷把四铢钱的重量约2.5克给减轻,用来节约铜量,增加发行量,为汉匈大战做准备。

为了防止民间把铜币熔化铸钱,还特意增加防盗技术,使钱币的正面外面都铸有外廓。

即钱币边缘外突的一圈,若外廓损坏,卖方可拒绝这枚钱币。

对于此次改革,百姓表示:呵呵,我理你才怪,四铢变三铢,多出的一铢利润为何要交给朝廷?

我自己铸钱不行吗

()?用三枚四铢钱,熔化铸成四枚三铢钱,岂不美滋滋?

于是实行五年后,三铢钱被罢,再次恢复四铢钱】

听到天幕讲自己失败往事,刘彻脸色略有些不自在,微微坐直了身,当初行三铢钱,不过是改革试探。

自高帝及文帝下放铸币权以来,全天下皆铸钱币,可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越铸越穷,到最后流亡他乡,沦为盗匪。

为遏制私铸风气,他下诏禁止铸钱,违令者斩!

今年斩首私铸者近万,也挡不住民众铸钱的风潮。

刘彻握拳虚咳几l声,将眼光落到天幕曾提及的桑弘羊身上:“你有何看法?”

年轻的郎官肃穆着脸,恭敬道:“陛下货币失败,是因钱币重量与价值不符,因此不被民间接受。”

民众又不是傻子,你让他们买一两的东西,付半斤的钱,谁愿意?

桑弘羊...刘彻迅速地在脑中调出他的资料,出身商人世家,通过赀算进宫为郎官,唔...从以心算闻名。

他脸色慎重了几l许,端问道:“对于货币改革,你怎么看?”

其他人皆将目光投向这个瘦高的青年,自他入殿后,一直沉默寡言,想起天幕的评价,都很好奇他会如何回答。

桑弘羊轻咬口腔软腭,用疼痛让自己头脑更加清明,他13岁入宫成为郎官,但没有机会伴随在陛下身边。

而今...他的机会来了!

他稳了稳思绪,面上镇定道:“陛下若要改革,可参考西方大流士货币。”

刘彻眉尾微挑,身体微微向前倾:“仔细说说。”

现在天下私铸货币泛滥,为何我们不能借鉴西方呢?

波斯大流士将货币分为金币、银币及铜币,三种金币由不同地方铸造。

汉家本就缺铜,既然如此,我等也仿照大流士将货币分等级,朝廷可掌握金币和铜币,银币则下放郡国。

席上众臣眼眸越听越亮,此策可行度极高,只是...

张汤出言指出其策漏洞:“今天下盛行厚葬,亡者多陪金饰。

若用金币通行于天下,怕是民众将其带入地下,让金币存量越来越少。”

况且朝廷亦无用银币习惯,二等银币能否推进民间还待商议。

且其中亦要区分,金币、银币分别价值几l何,重量几l铢...

“稍后再行讨论”虽然生气自己被骗,但刘彻很快地收拢好心绪,抬手向群臣一压:“再听听天幕之言,再行查缺补漏,将此策完善。”

天神爱他,为他降下神迹,避免未来道路,货币再难总会有解决之法。

他不急,慢慢听天幕讲述便是。

【碰壁的汉武帝,转头往商人身上下功夫,元光六年,开始对市籍商人征收车税(现代燃油税),普通民众一车抽120钱,商人则加倍240钱,船只身长过五丈的,收120钱;

再将自己的小金库,‘少

府’中的盐铁收入拨进国库中,然后向天下官员、商人诸侯王表示:如今国家有难,朕都表率了,尔等也捐点?

官员&商人&诸侯王表示:陛下想得美,我才不干!

劝捐令发下后,只有一位爱国商人卜式,积极响应汉武帝号召,表示要将自己数半家产捐献给国家,不图官位、不图回报!

问他为何?

卜式表示:天子攻打匈奴,国内上下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要上下齐心,匈奴可灭也!】

宴上众臣闻之,脸色凝重不信,真有人捐献钱财?

丞相公孙弘上前谏道:“陛下,此人行径有违人情?肯定是商人使诈,为了乱汉家律法,陛下勿信()”

...l

“?()”

话刚落音,就听见天幕完美地复印了他的话:

公孙弘:…

【面对捐款,朝廷众臣根本不信,特别是丞相公孙弘言:世间有哪有这样的人?陛下,肯定是假的!

陛下别信!

于是汉武帝拒绝了他的捐献,结果次年高阙奇袭战,卫青对阵右贤王,战果大捷!

有功之臣该赏,但朝中没钱怎么办?

面对等着领赏的将士,汉武帝一掏自己的钱兜,干净得跟他脸一样,咋办?

有功战士必须赏,不赏谁替你卖命?

将国库二十万金子赏了卫青所部后,还是不够,咋办?】

国家竟这般为难吗?卫青出列,真挚道:“青愿将家财捐献陛下,使陛下无忧。”

他刚落音,霍去病也笑嘻嘻地跟进:“我不要赏赐,只要陛下赏好马好肉好酒,就可了。”

听到两位肱骨之臣如此真心实意,刘彻神色动容,上前执起两人的手,拒绝道:“你们是朕非常之臣,朕岂能不以非常之功来赏赐。”

这就是他的好臣子啊!

说罢拍拍还年轻的卫青,又伸手摸了摸霍去病头顶,笑道:“朕乃大汉天子,有功不赏朕何以哺育天下?”

放心,赚钱的事,朕与大臣来,你们呐,就安心当朕的长平侯和冠军侯吧!

身后的公孙弘等人狠狠点头:陛下说得对,怎么能不给赏赐。

再则你将家财捐献陛下,那我们捐不捐?

卫青,做人别卷好吗?

他们有家小要养!

【汉武帝拍着头想了半晌,决定在汉家二十级爵位外,再设十一级爵位,名为‘武功爵’。

有功的将士按功级获得武功爵位,此爵位除高等爵位外

(),允许转买,一级十七万,最高者价值三十万金。

买到‘官首’等级的,可以优先做官,买个车‘千夫’的民众,可以抵罪二级;

指某个人犯了死罪,用千夫爵位来抵罪,则改判无期徒刑,不用死;

朝廷掏不出赏钱,便用做官和抵罪绑在一起,将新生出的爵位赏赐给将士,将士拿到爵位可以豪强等人交易,换得钱财。

汉武帝此举,可以说是另类的‘赏赐货币’,朝廷缓解了财政压力,将士得到赏赐,富商得到减罪的保证书,皆大欢喜。

但爵位多了也不值钱,武功爵运行十年后,便无人光顾,被罢】

“乱政坏法之道也!”

房玄龄很不认同汉武帝的做法,在他看来,漠北之战结束后,就当与民生息,可是却东并朝鲜,南吞南越,耗费钱粮无数。

他摇摇头,海内虚耗啊!

李世民屈起手指敲在案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忆起天幕态度,慢慢道:“后人似乎对拓土之君很是推崇?”

“后人处于大争之世”杜如晦罕见地道出自己看法:“他们的土地是从我等历朝中接手,连吐蕃等地都被纳入国土范围,自然明白疆土大,人多的好处。

当兵力、人口等压他国一头时,自然成为东方霸主。”

说罢他又笑道:“陛下能青史留名,想必我大唐疆土不输汉朝,不知后人何知解说陛下平生。”

“咳咳”李世民瞬间想到‘龙凤猪’中的凤,心情微微上扬,脸上迸出光彩,双眸湛亮地望向天幕。

想听,更想知道那个唐玄宗到底是谁?

【元狩二年河西之战大捷,仅霍去病部赏赐就高达二十万金,国内又遇河南灾情。

钱呢?赏赐、赈灾都需要钱啊。

又有匈奴浑邪王降汉,要花钱给好待遇,否则别人凭什么要臣服你大汉?

不就看着大汉待遇好,有酒有肉还有温暖被窝吗?

汉武帝时期向汉投降的匈奴王共有17位,他们的待遇与诸侯王相差不大,有自己的属国,朝廷为其配备属官千余人,并一切生活物资】

天幕顿了顿不解道:【给予降者的待遇也太好了吧?

如果说厚待降汉,是为了匈奴情报,并实施以夷制夷,那么为什么他们还有保留匈奴的生活习性?

既然降汉,那么就该穿长袍,取汉名啊!】

天幕的话深得汲黯的心,当下进谏道:“臣以为陛下得胡人,会将其贬为奴婢,赐给将士家属。

陛下却厚待之,这样的做法难道不是寒百姓的心吗?”

边境汉民累累白骨,堆积如山海。哪个匈奴王不是对百姓烧杀抢掠?

他们在匈奴活不下去,摇身一变,就成了汉家彻侯,受汉家百姓供奉,天下哪有那么好的事?

霍去病昂起头扫过天幕,不赞同道:“陛下又不是全部封赏?

陛下所行种种,不过是遵循先帝先例

罢了。”

匈奴王封侯,其他者打列为奴隶,有一技之长或有功者,再行分封。

汉景帝时便是如此规范,怎么景帝可以,陛下就不行了呢?

听着外甥与汲黯针锋相对,卫青暗地里瞪了他一眼,长孺为正直长者,怎么能这样对他说话?

接收到舅舅的目光,霍去病重重地哼了一声,撇过头不去看他。

陛下说得没错,中大夫汲黯就是愚直!

现在大汉被迫要用匈奴降王,待不需要他们时,那些人不就是汉家手中蚂蚁,随意打杀?

【推出武功爵的汉武帝还缺钱吗?

缺啊,缺到汉武帝把自己膳食都削减降级,用于补贴军费。

但这点费用比起庞大的花销,砸不起水花啊!

于是汉武帝用期盼的目光,再次瞄向天下豪强:大家捐点呗!

面对劝捐,爱国商人卜式再次挺胸向朝廷表示:我要为国家捐款!

卜式行为让汉武帝感动,真是大好人呐!

赏,必须赏!

于是接受他的捐款,又赐他爵位和十倾田地,作为模范向天下宣传。

宣传结果:各方豪强在后花园里挖呀挖呀挖!

大大的坑里埋大大的钱币花,总之:国家有难跟我有什么关系?

豪强不给钱,汉武帝能怎么样呢?

也只能下道迁茂陵令,告诉天下豪强:

朕修了个邑城,是首都皇陵旁,地理位置风景都很不错,家产300万以上的豪强,都来长安陪朕高消费吧!

朝廷呢不是土匪,你们搬家,朝廷给钱,每户二十万,田二顷,当作‘搬迁补偿’。

至于你们留在当地的土地,朝廷也出面收购,价格肯定不是市价,毕竟有补偿嘛!】

想到天幕言:汉承秦制,秦始皇脸皮一抽,结果汉朝就这样继承他秦制?

秦制1两等于24铢,半两便是12铢,但制钱并不会放入足铜,因此大多秦半两为4-6铢。

不过...他眉头渐皱,汉朝民间铸币如此猖獗,那大秦呢?

会不会有民众熔秦币,铸成六国货币?

不过…六国钱币重量大致相同如楚国蚁鼻钱约5-6铢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