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龙凤猪组合13

能有效控制场面,

将战争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两方交战,谁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谁便是胜利者。

正想着,突然看到天幕上卫青用武刚车围绕在军前,以抵御匈奴进攻,立即大声道:好计也,匈奴败定了!

若他是伊稚斜,在卫青出现的瞬间,便会率大军冲撞过去,利用骑兵的优势,破坏卫青军形,不会给他用武刚车的机会。

天幕并不知道唐太宗正在点评大将军,仍详细地讲述漠北之战状况:

【卫青用厚皮革覆盖的战车围成圈,放置匈奴骑兵冲击,再派五千人马出阵迎上匈奴万骑,一直激战到黄昏。

正交战时,天上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难以睁眼,卫青果断抓住机会,命令武刚车内的全部骑兵兵分两路,包抄伊稚斜的后方。

可惜成也狂沙,败也狂沙,结果伊稚斜见匈奴败局已定,带着几百骑趁机突围。

卫青派兵追击,可惜追击两百多里地,也没追上伊稚斜,倒阴差阳错地找到匈奴储存粮草的赵信城。

因为自身部队伤亡严重,卫青无力再继续追击,只能烧粮班师回朝】

宴上众臣参与过数次战争的调动,但从未亲身感受过大军作战是什么情形。

冷酷、肃杀、残忍...他们望着天幕上的厮杀场面,说不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特别是丞相公孙弘,他认为河套之地,取来无用,费钱费粮。

若不是看到天幕所说汉匈种种,皆为汉勇胜利,他早就出言进谏劝陛下以民为重,对匈奴兴兵,见好就收。

而今望着天幕上大汉军上,不断与匈奴拼杀,所有劝解的话都被堵在喉咙,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他有什么资格劝陛下,把大汉用鲜血换来的土地放弃?

只是...

打仗要钱呐!

陛下喜好奢华,又喜享受,朝廷里外皆需用钱,大汉积蓄的钱能撑到几时?

【此战卫青斩杀俘虏达一万九千人,但没有达到诛杀到伊稚斜的目的,更让他保存了大部分有生力量。

所以在匈奴右蠡王,成为新的匈奴单于后,伊稚斜又重新夺回了单于王位,再次掌控匈奴,与汉为敌。

至于李广等人,在卫青率军越过大漠后,才得知他们的消息,派人问为何迷路?

李广闭口不谈,独自承担所有责任,自刎而死。

李广的死,汉武帝可能要背个锅?】

李广自刎于朕何关?刘彻心中大怒,猛地甩开袖袍怒视天幕:“朕即位就招李广为未央卫尉,他三子皆为郎跟谁在朕身边,朕对他还不好吗?”

甚至在组建‘期门军’时,也多次询问李广建议,还让他大儿李当户加入期门军中,作为最初的心腹亲信培养,难道朕做得还不够?

当户去世后,只留下一遗腹子李陵,朕亦有多加关照,天下中有几人能得朕关照?

气杀他也!

见陛下气得怒恶不止(),

“?,

天莫所泄右蠡王不敌单于,大汉对外策略是否当先歼灭单于主力?”

汲黯是标准的黄老派,对于战争是天然反感,无奈大汉不得不反击匈奴,一雪耻辱。

当他看到天幕上一串串战争数额时,只觉心痛难忍,百姓身上又要加赋多少负担?

正当汲黯准备进谏劝解时,还年轻的霍去病突然插话:“陛下,先去听陛下与舅舅交谈,对付匈奴实行换马不换人,一人带两匹马快速突袭,马累了就换一匹。

咱们大汉马匹够吗?”

刘彻上升的怒气值被打断,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少不了你的马!”

得到回答的霍去病也不惧他火气,挺直了身笑嘻嘻地拱手道:“谢陛下!”

说完起身扫过天幕,两眼湛湛地看着舅舅:这就是他来来来的打法!

他抬起手,按在胸口,感受着胸腔的挑动。

是的,就是这样,他喜欢这样的打法,不用思虑太多,只要作为利剑一往无前即可。

卫青见他灼灼发光的眸子,心中忧愁,此法虽好,但对身体太过损伤。

他有心压制外甥,可是却又说不出口。

唉,该怎么劝他?

【因为有史书记载:卫青出兵前,受到汉武帝叮嘱:李广老了,又数奇,别让他对上单于,否则怕达不到战略目标。

数奇:指命运不好,遇事多不利。

漠北一战,若不是李广多次上奏请战,汉武帝不会让他带军出征。

看看李广在汉武朝参与的战斗:

元光二年,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伏马邑攻匈奴,无果而返。

元光五年,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军败,被俘逃脱。

元狩二年,郎中令李广皆出右北平,因公孙敖、张骞迷路失期,李广率军迎左贤王,斩匈奴三千,损失三千士卒。

元狩四年,随卫青漠北决战匈奴,迷路失期自杀】

未来的廷尉张汤皱起眉:按此履历,李将军的确达不到封侯条件。

汉家律法,对于将军的军功,并不单单看斩杀数。

二是要把杀敌数减去自身损失后,才能核算斩首功绩,评定赏赐。

李广损失三千斩首三千,功过相抵,怎么可能封侯?

他身旁的汲黯却突然想到,李将军在做辽西郡守时,曾诱降羌人八百,待羌人入城后又反杀了他们。

再联系到李将军平时打仗的作风,不由苦笑:该不会李将军出征从不带匈奴导向吧?

有杀降先例在,哪个匈奴人敢给他带路?

刘启听着李广二字,嘴角一抽,吴楚反叛时,李广跟周亚夫平叛七国之乱,获得功劳甚重。

只是可惜...刘启冷冷笑出声,空有武力没脑子的蠢货。

他仰头起,眼底闪过暴虐,七国之乱时,为稳住梁王抗敌,以

()皇太弟为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