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老实人 二十四 二合一 蒋东家不……

何明耀忍不住了:“这是别人的东西,你折腾坏了,人家要我们赔。”

“我就败一个水缸而已,何家宝败的怕是一千个水缸都不止。”何家安蹲在门口,眼睛血红。

不管如何怒,他们都得搬走。

老大老三嬉皮笑脸住去了岳家,何家安的媳妇随时会临盆,只能收拾好东西去岳家接了妻子回村。

一家五口加上追债的六人,回村时浩浩荡荡,何明耀在镇上住了三十多年,置办了不少家当,还有一些兄弟几人不要的东西,李氏舍不得扔,也给带上了。

因为东西太多,还请了两个牛车来拉。

彼时何明友正请了十多个人造房子,他没有拆原有的老房子,而是去了原先的菜地重新打地基,正忙得热火朝天,就看见了门口的情形。

村里离镇上挺远的,众人忙的时候都不乐意跑这一趟。关于有城里的人来追债的事,村里人都不知道。

何明友看到这么多人来,急忙过来询问:“大哥,你们这是做什么?”

当他看到何家宝吊着手时,都惊呆了:“家宝这是怎么了?”

那边几个混混的存在感不低,何明友瞄了一眼,试探着问:“难道是欠钱太多不还,被人打断了手?”

李氏从心底里就看不惯几个小叔子,也看不起村里的人。听到跟自家不和的小叔子这样说,立即斥道:“家宝是不小心摔的。你编的那都是什么,简直胡说八道。”

何明友本来还想着兄弟一场,这么多的东西他帮着搬一搬,甚至是叫那边造房子的众人过来帮忙,看见大嫂这样,顿时打消了念头:“大哥,记得别占我的地方。”

三间门屋子,何明友只分到了一间门,但这个院子里其他的地方都是一人一半。

何明耀看见那边造房子的众人各忙各的,连声招呼都没有跟自己打,再一次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已经落魄了的事实。

顾秋实听说了这事,特意赶了过来。

他到的时候,何明耀带回来的东西已经搬的差不多了。赖四他们看不下去帮了忙。

别看赖四在干活,心里也在打小九九,他们这么远来赖在何明耀家里,可不是为了来这里吃苦的,而是为了来要债。

只要拿到银子,他们就能回城里……说真的,在城里住惯了的人,到了这村里感觉处处都跟褪了色一样陈旧破烂,连院子都不想踏进去,也觉得院子里到处都是尘土,别说坐了,站都不想站。

“你们把债还了吧,我们拿到银子,立刻就走。”

何明耀:“……”

“你们也看到了,我儿子受了伤。诊金还不知道去哪里找呢。不是我们不还,是真的没有银子。”

其实赖四他们也清楚,像何明耀这样的人家,想要借钱,纯粹是拿何家宝的名声来借……可是如今何家宝的手受伤了,大夫也不给个准话,这样的情形下,绝对没有人敢把大笔银子借给何明耀。

“那个也是你弟弟吧,穿得挺体面的。”赖四指了指在院子里穿得最好的那个人。

何明耀无奈:“他拿得出,但我们兄弟跟仇人一样,你没想啊,他要是愿意帮我的话,家宝也不至于连买礼物的银子都要跑去借。”

赖四瞅了一眼不怎么爱跟人说话的何家宝,忍不住道:“读书不需要送礼物。”

何明耀不赞同:“可是人家会孤立家宝……”

“你想多了。”赖四打断他,“全年考中的冯秀才,家里比你们家穷多了,就连束脩,都是他替夫子抄书抵的,一天就啃一个馒头。”

何明耀一脸不信:“没有人孤立他吗?”

“孤立?”赖四好笑地道:“冯秀才那时候一天到晚忙着抄书,哪里顾得上这些闲事?之前我不想多嘴,可现在我忍不住了,我在城里多年,穷苦人家出身的读书人可不止冯秀才,也有好多屡试不第的,但是,人家都会抄点书,或是帮人算账……”

一直无动于衷的何家宝并不是聋子,辩解道:“我那是想尽快考中。”

赖四不与之争辩,耸耸肩:“那么,我就想问,你们什么时候把银子凑出来给我?实话说吧,主子吩咐了,拿到六十两,我们就可以回去了。”

何明耀眼睛一亮:“剩下的就算了?”

赖四颇有些无语:“你想多了。只是拿到了这些银子之后,再也不会像这一次般有人守着你们必须还钱。日后十天半个月还是会有人上门来要账的。只是……那些人可就不一定跟我一样讲理了。”

何明耀:“……”

不过,比起之前以为必须把全部的银子还上这些人才会离开,现在少还四十两,已经好多了。

“我会尽快筹钱。”

赖四又在看那边的何明远:“既然是你的亲弟弟,你再问一问。”

他语气不容拒绝,哪怕何明耀不想在这么多人面前丢脸,也不得不问。

另一边,天已经过午,柳氏带着女儿做好了饭请干活的人吃,顾秋实转身要走,被何明友拽住。

“不管饭菜好不好,既然撞上了就不许走。”

三哥帮了这么大的忙,何明友心里一直记着呢。

顾秋实无奈,也跟着过去打饭。然后拒绝了柳氏送来的椅子,跟众人一样蹲屋檐下吃。

何母从来没有哪一次在顾秋实面前讨着好,久而久之,她也学乖了,老四也不给她好脸色瞧,她干脆懒得在家里呆,有空就拿着锄头下地去。

她是听说大儿子拉着许多东西回来的消息后从地里赶回来的。一进院子就看到一大群人在吃饭,那些都是熟人,她瞅了一眼,目光就落在了院子里其他人陌生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