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辣椒 他以后,就有麻辣味的卤味能吃了……

夫君来自末世 决绝 4491 字 7个月前

距离张知府在临湖县“大开杀戒”,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张知府起初一直待在临湖县,处理临湖县的各项事宜,甚至京城那边来人调查他的时候,他都还在临湖县。

对于自己干过的事情,张知府供认不讳,但并不认错。

他一边应对京城那边来调查的人,一边安顿临湖县的百姓,一直到十天前,才回到府城。

忙了大半个月,又得知了那么多惨案……本来身体就不太好的张知府直接病倒了。

不过虽然很累,还病了一场,但张知府的心态很平和。

毕竟他早就接受自己会死的结果了。

可现在……这人说了什么?

他升任巡抚了?

张知府怀疑自己听错了。

那个跟张知府有仇的,禾兴府的同知也怀疑自己听错了。

同知是知府的助手,在府衙的地位,仅次于知府。

知府是正四品的官职,同知则是正五品的官职,巡抚的话……那是从二品的官!

张志儒杀了那么多人,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升官?还是升成巡抚!

这人不愿意相信,张嘴想问,但厢军那位姓陈的统领抢在他前面开口了:“这位大人,张大人升官了?升了巡抚?”

那来报信的人笑容满面:“对,陛下下旨,让张大人当江安省巡抚。”

“这不可能!”那个同知还是不愿意相信。

报信的人也不管他,又对张知府道:“张大人,恭喜啊!”

满脸络腮胡的陈统领更是喜出望外:“张大人,恭喜恭喜!之前真是对不住,我听了一点捕风捉影的话,误会了你!”

张知府:“……”

张知府之前将厢军带去了临湖县,但在娄家人离开临湖县,临湖县没有危险之后,他就让厢军离开了。

他已经有段时间门没见这位厢军统领,本来还想好好道歉,没想到情况突然就发生了变化。

“对了张大人,我们千里迢迢过来有些累了,张大人,您找个地方让我们休息一下?”那骑马来报信的人开口。

张知府总算回过神,立刻就带着这人和他的手下往府衙走。

进了府衙,这人让自己的手下去休息,自己则是跟张知府单独说话:“张大人,陛下让下官带了东西给您。”

“陛下有什么赏赐?”张知府问。

意识到自己不用死之后,张知府心里涌出一股热意。

陛下不仅没有杀他,还升了他的官……陛下是认可他做的事情的!

陛下的大恩大德,他无以为报,只能今后当好巡抚,多为百信谋福。

他希望大齐能长治久安,延绵不绝!

“张大人,陛下给您补了一份密旨。”这人拿出一卷密旨给张知府。

张知府看到这密旨,就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没事了。

陛下站在他这边,给他补了密旨,如此一来,他做的事情就不算有错了!

“多谢陛下厚爱。”张知府热泪盈眶,他虽然问心无愧,但假传圣旨一事确实做得不对……

“张大人,京城的事情您还不知道吧?我给您说说?”这人笑着问。

张知府洗耳恭听。

这人也不卖关子,把京城发生的事情说了。

他是皇帝心腹,自然站在皇帝这边:“陛下先接到了您参晋王开采笠湖石,以至于害死许多百姓的折子,当时就发作了晋王,不曾过了两天,又接到了您的请罪折子。陛下知道您爱民如子,不会冤枉严县令,但此事确实不好办,他就装了病,又让吕公公宣扬娄家的罪名。”

张知府听到这里,愧疚万分。

他一个臣子,竟然劳累皇帝为他装病,实在不应该。

“可惜没多久娄家人就进京了……”这人说了说京城前段时间门的情况。

这一切张知府早有预料,听的时候,倒也没有特殊感觉。

“张大人,您能平安无事,其实跟一本书有关。原本京城的人都在说您公报私仇,结果吕公公拿出一本书,还找了说书先生四处去说……朝中官员和京中百姓因此知道了临湖县的情况,都说您是个好官,陛下这才能顺利保下您。”

“书?”张知府有些吃惊。

“就是这书,叫《沉冤录》。”这人从怀里拿出几本书交给张知府,然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张知府,这书因为是吕公公拿出来的,所以现在很多人觉得您是吕公公的人。”

张知府没怎么在意这人后面说的话,他愣愣地盯着面前的书看了一会儿,将之接过打开。

这书装订得很不好,里面印刷得也不好。

张知府简单看了看,就发现有字印错了。

当然错了字并不影响阅读,最重要的是……这书是黎青执写的!

之前黎青执去临湖县找他,他亲眼看到黎青执在写这书!

他知道黎青执写书是想帮他,但他觉得已经来不及了,结果……黎青执竟然把书写出来了?还印了出来?

见张知府注意力都在书上,来传话的人松了一口气。

他其实很怕张知府知道自己莫名其妙成了吕公公的人之后,会勃然大怒。

这人道:“张大人,其实您要是早点把这书送去京城,晋王自己就大义灭亲了,都不用脏了您的手。”

张知府张张嘴,什么都没说。

他不能把写书的人是黎青执的事情说出来。

让他早点把书送去京城,那也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这书里写的案子,很多是他审娄家人的时候审出来的,在那之前,不管是他还是黎青执都不知道这些案子。

黎青执从采石场逃出来之后,就回了崇城县,他对临湖县的事情知道的不多,一开始给他写信告状,就只写了采石场。

后来黎青执认识了常瞻,才算是知道了临湖县县城的一些事情,但知道的也不多。

书里写得这么详细……这是因为常端常瞻还有那些劳工看了他审案子吧!

整整五本书,那么多字……也不知道黎青执是怎么写完,又怎么送去京城的。

张知府的心情无比复杂,也无比感动。

他很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做对了。

他帮助了那些人,那些人也在回报他。

张知府和京城来的人聊天的时候,方锦娘抱着方绣娘,正哭个不停。

“姐,我没事,我觉得自己现在挺好的,以后我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方绣娘安抚自己姐姐。

“绣娘……你疼不疼?”方锦娘还是不停落泪。

方绣娘给自己的脸烫那么大一个疤,她该多疼啊!

黎青执其实跟方锦娘不太熟。

虽然方锦娘嫁给了金小树,还在金叶绣坊干活,但男女有别,方锦娘又是不爱说话的……他跟方锦娘接触很少,聊的都没王姐多。

方绣娘他就更不熟了……

在这里站着挺尴尬的,黎青执对金小树道:“小树,你在这边看着弟妹她们,我和常瞻要出去一趟。”

他和常瞻来府城,是想去看一看张知府的,他们甚至给张知府准备了不少卤味。

这年头没有冰箱,卤味还是早点送过去比较好。

“姐夫你们去吧。”金小树道。

黎青执闻言,带着常瞻去了外面。

“我们先去张知府家里看看。”黎青执道。以现在的情况,张知府不一定在府衙,兴许在家里。

“好。”常瞻道。

两人往张知府的住处走去,路上,听到有人在谈论张知府。

“我看到京城来的人去府衙了。”

“是不是去找张大人的?”

“应该就是去找张大人的,也不知道张大人会不会有事。”

“我听人说,张大人杀了临湖县的县令,这是大罪。”

“那临湖县的县令不是个好东西,张大人杀他,怎么还不对了呢!”

“人家是朝廷七品官啊!不能随便杀。”

“张大人这次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抓走。”

“张大人真的挺好的,要是张大人走了,也不知道会来个怎么样的知府。”

……

黎青执和常瞻相视一眼,不去张知府的住处了,改为去府衙。

他们挺担心的,唯恐张知府出事,结果到了府衙门口一看,竟然风平浪静,外面守着的衙役瞧着还挺高兴。

两人见状连忙上去打听,然后就得知了一个让他们惊讶的消息——张知府升官了,竟然成了张巡抚!

也是巧了,这时候,张知府从府衙出来,身边还跟着一群向他道喜的人。

前段时间门,禾兴府的府衙风声鹤唳,除了像同知这样的晋王党,其他人都提心吊胆。

他们不想张知府出事!

现在张知府没事,他们可太高兴了!

张知府本来是想在府衙处理公务的,但来道喜的人太多了,他压根没办法做事,这才决定离开。

结果刚出门,他就看到了黎青执。

张知府立刻对身边人道:“诸位留步,我的一个学生来找我,我去跟他说几句话。”

说完,张知府几步上前,看向黎青执和常瞻:“你们什么时候来的府城?”

“今天来的,恭喜大人升官。”黎青执笑道。

“同喜……许久不见,去我家吃饭吧。”张知府道。

“巧了大人,我们特地给您带了好吃的。”黎青执掀开拎着的篮子上盖着的纱布,露出里面装着的卤鸡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