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8 章 古穿文(25)

这涉及政事,见贺峻点头承认,皇后就没再多言,转而道:“既然你有了主意,本宫就不乱点鸳鸯谱讨人嫌了。”

贺峻忙道:“是儿臣的不是,让母后费心……”

皇后摆摆手,要论罪魁祸首非太子莫属,只是这也算不得什么,她就当打发时间了。

宫中无聊,便是妃子勾心斗角,只要不闹大,都是趣事一件。

等贺峻离开后,皇后便去见嘉乐帝,回了辰王暂缓议亲之事。

她自是捡好听的说,称辰王是不肯越过太子、担心臣子借题发挥等。

嘉乐帝听了,神色稍缓,但他心里还是愁。

“怎么这事就落到太子身上?”

皇后心知肚明,可她不仅不能说,还要帮太子遮掩。

她不至于多心虚,但对嘉乐帝还是产生了一丝同情。

太子任性,却要陛下收拾烂摊子,甚至不知情的陛下还为太子担心呢。

皇后劝道:“陛下春秋鼎盛,太子也还未及弱冠,陛下委实不必太过忧虑。民间有一句话,儿孙自有儿孙福,此事就让太子自己承担好了。”

嘉乐帝叹了口气,道:“本来朕只是稍有些心烦,可一些臣子听了些风声,就扯什么国本、社稷稳定,苦苦劝谏……”

他说着就更加生气。

皇后设宴是为了相看儿媳妇,这是约定俗成众人都心照不宣的,可到底还扯了个“赏花”的名头,凡是要脸的人都不会捅破那层窗户纸,去追问皇后为何宴后没了消息。

但他这个皇帝就不同了。

那些大臣也不提什么赏花宴,只说太子年纪到了应娶太子妃打

()理东宫事宜、储君应尽早诞皇嗣恐等。

哼,说得冠冕堂皇,除了少数人是闲得、爱找事,剩下的就是想把府中姑娘往东宫塞。

他这个皇上又不是快驾崩了,也不知他们急个什么劲。

原本嘉乐帝是有些想早日抱皇孙的,可现在他被激起了逆反心理,觉得太子迟两年成婚生子也没什么不好。

皇后:“那就照太子的提议,直接将玄清道长的批言传出去便是。太子应为陛下分忧的,更何况这本来就是太子自身的问题,没道理让陛下因此心烦。”

嘉乐帝之前担心这种说法会对太子造成不利影响,没有采纳,打算使用拖字诀。

现在他再听皇后提起,没立即反驳,而是若有所思。

片刻后,他道:“只是朕担心太子会遭人议论,甚至他的地位会动摇。”

皇后心说:太子巴不得如此呢。

可她面上却端着一副信赖的表情,语气诚恳道:“太子又不是小孩子了,况且,只要陛下看重太子,谁又能动摇他的地位?”

嘉乐帝被顺毛得神清气爽,他只觉得皇后如此真心为他考虑,太子亦很忠孝没有一点小心思。

得妻子如此,夫复何求啊!

他肯定不会因为父子猜忌、太子夺权被史官记上一笔的。

嘉乐帝很快就将“除非太子遇见天命之人,否则他及冠之前不能娶妻”的消息放出去。

再有臣子因太子的婚事谏言,嘉乐帝就质问:“若是太子有什么好歹,你能担这个责?”

若还有人叨叨,他就故意道:“哦,那废太子吧。”

然后,地下跪倒一片,他耳根子总算清净了。

所谓人不要皮天下无敌,当这个人是皇上时,那效果更是加倍。

众大臣憋屈到想辞官却无可奈何,他们总不能指着皇上的鼻子指责他耍无赖吧。

比大臣们更憋屈的是听到这些消息的三皇子,他就指望着成亲后出宫建府呢,现在太子要及冠之后才议亲,二皇子又说什么长幼有序看样子是要等太子定下之后才考虑。

三皇子又一次觉得自己被针对了。

他们一个太子一个王爷,当然不急。

可他呢?

他要不是不造反,只怕以后只能仰人鼻息了。

自小他就知道太子体弱多病,不仅没那么多精力学习还心思狭隘,根本不是当太子甚至当皇上的料,而二皇子不仅处处不如他,更重要的是二皇子不得父皇喜欢,因此他早就把皇位当做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他不会愚蠢地过早显露自己的野心,但他一直在为那个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