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古穿文(11)

然而,如今三皇子明面上待安远伯府竟比定国公府还要亲近些。

是真的敬重她这个母后,记着她的养恩,还是别有所图呢?

若是后者,三皇子小小年纪便有了那么深的心思,又格外隐忍,确实不得不防。

她从未完全对三皇子放下心,但确实有些轻视他了。

再见到贺明隽,皇后就懒得拐弯抹角地试探,而是直接问道:“你想要本宫做些什么?”

贺明隽坦然道:“那个梦或许不可尽信,但儿臣觉得并非无缘无故,便想着给母后提个醒。”

皇后点点头,说:“本宫会留心的。”

“二皇子……那孩子还不错。”她说着,将小小的一沓纸推到贺明隽跟前。

贺明隽拿起,一目十行地看完。

剧情中并未详细地介绍二皇子贺峻的过往,只说他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他正式出场时,就已经变态了。

而现在,二皇子还只是个小可怜。

被皇上不喜、被皇后忽视,又没有生母看顾的孩子,在宫中过得是什么日子可想而知。

他养母温昭仪并没有别的孩子,但对他也不好。

早年的时候,温昭仪还试图靠二皇子争宠,比如想以他生病为由要嘉乐帝来探望,可她慢慢发现,因为她养了二皇子,嘉乐帝反而更不乐意见她。

这样一来,温昭仪不喜欢他几乎是理所当然的。

宫中的人最是势利,看他没人护着,就更不把他放在眼里。

甚至有一次,二皇子发水痘差点死掉,还是皇后出手,命人好好照顾他,又罚了一批人,并训斥了温昭仪。

之后二皇子的日子才好过了点,至少明面上不

会受到什么苛待。

随着他渐渐长大,有了自保之能,会想办法守住自己应得的东西,会收拾那些欺辱他的人。

幼年不幸的二皇子没有怨天尤人、自甘堕落,没有认命、任人欺凌,目前看起来也没有变得偏激,这才得了皇后一句“不错”的评价。

贺明隽看完,表情依旧淡淡的,脸上没有一丝触动或同情的神色。

这让皇后再一次认识到太子与往日不同了。

以前太子有些单纯善良,所以她从未把那些阴私算计讲于他听,还在心里自我安慰道:太子心底纯良也不是什么坏事,反正有她和陛下护着,再者,他年纪还小……

可现在,她冷眼瞧着,太子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些过于冷漠无情了。

她有两个弟弟,十多岁的时候性子也有些变化,但没有这般夸张。

前几日她母亲来宫里看她,她还向母亲取经,却发现并无多少参考价值。

皇后揉了揉额角,语气沉沉地开口:“本宫不知道你有什么打算,但你需牢记,你是太子,是我的孩子,是沐恩侯的外孙,是东宫之主,是国之储君,有时你的一句话、一个选择,就关乎不知道多少人的命运。你如今身体好了,心也大了,行事须得更加谨慎,权衡利弊。”

贺明隽抬眸,认真答道:“儿臣谨记。”

其实完成任务最简单的方式是杀了三皇子。

人都死了,自然就无法登基了。

哪怕他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势力,对他来说,若要杀三皇子,并让人抓不到把柄,其实不是难事。

可他没有这么做,便是因为他不是孤家寡人,要考虑这些牵扯。

而且,他还有个附加任务——要这个国家免受些战乱之苦。

有时候,想要取得和平安稳,一些战争是免不了的。

目前尚且不知道二皇子是否有领军之能,所以三皇子还是有留下的必要的。

而且,有三皇子这个竞争者、磨刀石,想必二皇子会更上进些。

贺明隽现在的心态已经有些接近嘉乐帝这个老父亲——嘉乐帝会同意将三皇子记在皇后名下,当半个嫡子,除了自己子嗣不丰、把三皇子当备选、免得定国公府寒心等原因外,也未尝没有用三皇子激励太子的想法。

贺明隽自己是不想当太子的,更不愿当皇帝。

他想让二皇子上位,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谁敢保证,若有朝一日二皇子得了势,会不会成为另一个三皇子呢?

他只能且走且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