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县试余波

“什么东西,简直一塌糊涂!”

“指东说西,不知所以然……”

“辞藻么,倒颇华丽,然浑似没说……”

头场已毕,考生们暂时挣得一线喘息之机,而阅卷官的磨难才刚开始。

似县试头场这等读书人交了钱就能来的考试,难免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周县令只看了几份卷子便觉头昏眼花,多有啼笑皆非时。

今年报名的共计三百零二人,除去一人迟到,一人舞弊,另有四人被牵连,进场答卷者总共两百九十六人。

收卷后,先糊住姓名,将卷面污损、字迹模糊的除去,看都不必看,共有符合标准的试卷两百九十一份。

筛选过后,才有专人将试卷重新抄录,单看内容。

前两道四书的题目也就罢了,总有个标杆,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一日也就过完了。

只最后一题乃是颂家国的诗,倒要好好读一读,故而最费工夫。

颂,就是讲好话,但似周县令这等混迹官场的,什么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没见过?要求格外高些,凡见到粗浅直白的便心生腻烦,立即刷下去。

倒也有猜中主考官心思,不讲颂扬,但说治国之策的,周县令心下略略宽慰了些。

好算一个县里不都是蠢材。

有那等妄图剑走偏锋,借着写诗的名头大谈治国的,更是把周县令当场气笑了。

有些人略看了两本史书,见那历代皆有进谏书后一战成名的,便做起春秋大梦来,觉得他上他也行。

殊不知那些先贤腹内藏书何止千万?当真丘壑纵横!人家进谏上书,说的是治国良策,何曾如他们这般,只管横挑鼻子竖挑眼。

在周县令看来,这些人就好比指着鼻子骂到自己脸上,说他哪里哪里都不行。

尚未得势便轻狂至此,来日岂非要骑到本官头上作威作福?

这谁能忍!

天黑了,下头伺候的人掌了灯,又煮了热茶进来,“大人,吃口茶,歇歇再看。”

周县令头也不抬,抓过茶盏吃了两口,“歇不得,明日还要核对卷面,另有排名要做,哪里好多耽搁?”

说着,手下已飞快地揭开下一份卷子看起来。

唔,前头四书两道题答得都很好,浅显直白,颇有举重若轻之感,显然他的水平不止如此。

难得看到好卷子,周县令顿觉精神为之一振,似乎疲惫都消退些许,当下调整坐姿,继续看诗。

是一首写农事的诗,韵律齐整,典故不多,读来只觉亲切,竟好似又回到农忙时田间巡视,看着丰收的粮食堆满粮仓的日子。

别的倒也罢了,唯独里头有两个字眼叫周县令格外注意:豆麦。

短短八句诗,考生写了两年收获,头一年是豆子,丰收后农户榨油卖掉,赚了好多钱,次一年改种麦子,大获丰收,吃饱穿暖。

“豆子……麦子……这是轮作。”

周县令赞了声(),

←,

颂扬朝廷执政有方,可实际上却在隐晦地恳求地方官府推行轮作的政策。

别人或许不知道,但作为本地父母官的周县令很清楚,章县良田不多,历任县令也曾想过推行轮作制肥田,提高亩产。奈何豆子吃多了胀气不消化,卖出时价格波动又大,故而百姓们多不配合,仍以种麦为主。

“我如何不想?”周县令叹了口气,又把那诗看了一回,想了想,将这份卷子单独放出来。

既然该考生敢在卷子里这么写,或许有些巧思也未可知,回头召来问问也好。

转眼三天过去,秦放鹤自己尚未如何,秦山和孙先生一家却都急得了不得。

“鹤哥儿,今儿放榜,咱们快些吃了去看!”秦山很有些迫不及待。

“好。”无论上辈子考过多少回,古代科举却还是头一遭,秦放鹤也很想知道结果。

一年一度的放榜大日子,凑热闹的人一定多得了不得,秦山到底也是个孩子,孙先生怕把人挤坏了,便与他们同去。

辰时放榜,他们去时也不过卯时过半,告示栏前面就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怕人多踩踏,周县令提前调了兵马来,一大队持枪带刀的兵士沿街站着维持秩序,又在告示栏前拉起红绳,不许随便靠近。

“小秦相公,还有小半个时辰呢,不如咱们去茶馆里坐等。”孙先生提议道。

“也好。”

附近的茶馆酒肆内坐满了等消息的考生及其家眷,甚至还有媒婆……榜下捉婿的习俗古已有之,秀才虽算不得甚么耀眼功名,但名下田产可免税,已是小小县城不可多得的好姻缘。

秦放鹤一行三人才往路边走了几步,却见二楼包间里探出一颗脑袋来,“秦兄,上来坐嘛!”

都不用抬头,光这浓重的关中口音便已表明身份,秦放鹤对孙先生笑道:“倒不用咱们费事了。”

孙先生低声问道:“小秦相公竟与他相熟至此?”

他们不就互保的时候见了一面嘛!这么投缘?

“说来话长,”秦放鹤笑笑,听他似有未尽之意,“可是有什么不妥?”

“自然没有,不然哪儿敢给您引荐了做保人呢?”孙先生笑了下,边走边道:“这齐相公家乃是关中的牧羊大户,那羊都卖到京城去的,家资巨富……”

就是性子忒直,因世人重农抑商,旁人凡有因商籍轻视他的,他就敢直接顶到对方脸上去,所以在考生圈儿中人缘并不好。

当初给秦放鹤找保人时,时间已经不早了,着实没有太多挑选的余地,原本孙先生想的是或许六人见面后,会把齐振业单出来,没想到……

秦放鹤对此早有猜测,也不惊讶,只哦了声。

他并不大在乎这个。

官商勾结嘛,好得很!

早有齐振业的小厮下来引路,三人进去时,齐振业正翘着二郎腿坐在窗边,拿着精致小铜锤敲核桃吃

(),桌上还有八个精巧碟子,摆着红橘、蜜柚、雪梨、山楂等干湿果品。

“来来来,坐!”

齐振业招呼道,“稍后放榜了咱们也不必专程下去挤,自有阿发阿财他们去办……”

阿发阿财闻言挺胸抬头,进一步展现出自己伟岸的胸肌,颇有一夫当关的气势。

齐振业抓了一把核桃塞到秦放鹤手中,“饿达说的,吃啥补啥,这个多吃,对脑子好得很!”

桌上插着一瓶白腊梅,秦放鹤赏了一回,闻言挑眉,“有用吗?”

齐振业:“……哎呀,你说这个就木得意思了啊!”

这不哪壶不开提哪壶嘛!

秦放鹤哈哈大笑。

跟齐振业说话很放松,他很喜欢。

秦山没见过那么大的大柚子,十分稀罕,又不好意思细看,只偶尔偷瞟一眼。

没想到齐振业看着有些不着调,倒很细心,当场叫人剥了个分着吃。

“这个冬日里吃着倒比橘子有些意思,果皮还能熬个柚子茶,冲着喝酸溜溜的……”

一个胸有成竹,一个无吊所谓,两人满嘴放炮扯了半天淡,就见有人捧着几卷红纸往这边来,人群顿时一阵骚动。

齐振业嘴里含着柚子,也不动弹,颇有二世祖架势的朝阿发阿财一抬手,两人便哐哐哐冲下楼去,毫不费力抢占第一排。

县试前几场的名次并非最终结果,故而没有唱榜的流程,秦放鹤和齐振业等人都挤在窗口,吃着核桃看下面人头攒动,颇有种锦鲤投食的热闹。

不多时,阿发阿财又哐哐哐冲上来,进门就满面喜色,“少爷,少爷中了!”

这个榜单只是合格名单,人数远超最终秀才名额,陪跑多次的齐振业半点也不激动,倒是指了指秦放鹤,“小秦相公如何?”

阿发嘿嘿笑道:“小秦相公厉害得很,就那头一个圆圈圈的打头一个!少爷,是不是第一名?”

县试头场发案是很有意思的,乃是将合格考生名单排列成逆时针圆环形,五十人一组。

齐振业蹭一下站起来,把手里的核桃一丢,抓着秦放鹤的肩膀用力摇了几下,喜形于色道:“秦兄,第一名啊秦兄!你扎势得很!”

那边秦山和孙先生被这个巨大的喜讯冲昏了头,惊得柚子都掉了,看向彼此时皆是满面呆滞:

这,这就中了?!

还,还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