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页

木兰从军 若然晴空 805 字 8个月前

第二波战报传来的时候,刘彻已经在宫里宫外发了十几天的疯,连最不受宠的不识字的妃嫔都知道仲卿两个字有多少笔画,朝堂上的官员更是被天子轮番轰炸,给刘彻建造帝陵的官员一天里收到了三封天子加急诏书,让在帝陵边上为卫青建造一座陪陵,以阴山为形。

收到霍去病和木兰的捷报时,刘彻那股喜悦的后劲已经慢慢下去了,人高兴了太久精神也会疲乏的,所以刘彻固然已经知道这次大捷肯定是好消息,但还是平稳着心态打开了绢帛。

然后他咕咚一下就向后仰躺了。

醒来的时候,刘彻就两眼望着幔帐,问身侧的宦官什么时辰。

宦官连忙说亥时了,从天子早起接到捷报昏过去之后,他一直昏到晚上亥时,几个医者来看过,都说先不叫醒为好,因为天子已经连着很多天精神极度振奋,没有睡几个好觉,这会儿其实不算昏过去,属于睡过去了。

这一整天的睡眠下来,刘彻睁眼的时候精神极好,看着眼前的幔帐,他捂着心口道:“朕做了一个梦,梦见去病和木兰打没了左贤王,杀敌九万,还俘虏了大单于。”

宦官吓了一跳,小心翼翼地看着天子,“陛下没、没做梦啊,这不是今早的战报吗?”

刘彻踏实了,他这一夜在床上辗转反侧,下半夜的时候开始到处叫醒宫妃,警惕询问她们是怎么知道朕的冠军侯和武安侯打了大胜仗的。

第二天,刘彻乌青着眼圈开了朝议,询问百官是怎么知道匈奴快被打没了的。

这一个冬天,许多官员上朝如吊丧,每天木着脸听刘彻吹他的三个心肝宝贝,在这样满朝的赞誉声中,太子刘据的地位越发稳固,即便宫中又诞生了一名皇子,也没有影响什么,刘彻只在皇子诞生当日去看了一眼,回来就忘在了脑后。

卫青回来得最早,因为他返程快,回到汉郡之后又停留了一段时间为士卒计功,木兰和霍去病这一路军回来得慢,直到元狩五年的春三月才回到长安。

回长安的第一天,木兰沐浴焚香,整肃衣冠,没有和任何人商量,前往宫中求见天子。

她就是不来,第二日朝会刘彻也要叫她来的,空着手吹了一个冬天了,好不容易熬到人都回来了,这可不得当着群臣的面大加赞扬一番?

不仅如此,刘彻已经琢磨着要给木兰个官职了,大司马本是定给卫青的,但他这几年又有一些偏向霍去病,这是他亲手带大的孩子呢,基本等于年轻版的自己,木兰的功绩也很耀眼,可夹杂两人之间一比较……

刘彻摸着良心想,木兰实在是个倒霉孩子,生不逢时啊,若没有卫青,他会成为卫青,若没有去病,他会成为去病,可他有卫青也有去病,木兰样样都好,可样样都不够惊绝。

饶是如此,刘彻对木兰也是十分偏爱的,很快在未央宫正殿接见了木兰,一见到木兰,他就上前几步拉着木兰的手,感叹道:“到底黑瘦了些,这么多年了,实在辛苦木兰。”

木兰本来准备跪拜的,被天子拉住了,她想开口,刘彻又叹道:“那年初见木兰,才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呢,谁想过有今时今日,当初那个孩子,也挑起家国重担了。”

他越是这么说,木兰的头越低,天子如此夸赞她,她今日却是来卸担子的。

刘彻拉着木兰的手往正殿里走,一边走一边轻轻拍着她的手背,神情真挚动人,丝毫看不出先前还在殿内琢磨木兰生不逢时。

跟着天子进了正殿,手被松开,木兰也松了一口气,顾不得殿内宦官宫娥,当即下拜行礼,重重向天子叩头,道:“陛下,臣有一事欺瞒已久,如今侥幸为陛下征战得胜,心中惶惶,求陛下宽宏。”

她如此说了,自然不会再犹豫,也没那个叫天子先宽恕再说事的谋算,再次叩头一礼,“陛下,臣幼时家中无男丁,以女充男养大,后来征兵到家门口,那时父残弟幼,无奈从军,到今日已有十一年。”

天子没动静,木兰不敢抬头,语气逐渐沉重地道:“臣日夜惶恐之至,最初只为一家活命才替父从军,后来步步高升,便渐有私心,想打完和匈奴的这场决战……如今心愿已成,臣不敢领受勋爵食邑,陛下深恩,怕此生难报。”

刘彻愣了有一会儿,逐渐调整好了情绪,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先是问道:“此事平阳公主知晓吧?”

木兰低头,“臣那时请公主隐瞒此事。”

刘彻又问:“去病也知道吧?”

木兰想到霍去病,亲也亲过,抱也抱过,摸也摸过,他怕是知道得最清楚不过,想到这里,她轻轻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