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页

木兰从军 若然晴空 837 字 8个月前

李敢正在吃晚食,后营烙了一批新饼准备给那五千骑兵带上,大家一起忙活多做了不少,军营里都吃了一顿,李敢也吃上了新烙的饼。

后营辎重肯定是跟着主力部队的,但木兰一贯谨慎,除去替马上携带每人十几日的口粮之外,除此之外还数了几百头牛羊带上,路上可能还会捡点牛羊,这一个多月的消耗肯定是够的。

新烙的饼子不像放在后营很长时间的干粮饼子那么硬而且没味,新饼脆里还带着点香,而且越吃越香,李敢连吃了三个饼子,手里拿着第四个,一边啃一边喝水,不经意一瞥眼,看到霍去病钻进了木兰的营帐里。

李敢瞪大眼睛,呛得水从鼻子里往外冒,嘴里还有一口混杂着干粮碎渣的水就喷到坐在边上的路博德脸上去了。

路博德连忙让人打水来擦,他嫌得要命,边郡郡守山高皇帝远,还负责抗击匈奴,基本都是说一不二的硬脾气,这次的士卒也有很多是他带来的边郡募兵,也就是对李广比较尊重,不然他非得和这脑子不好的李敢干一架不可。

那边霍去病一进营帐就看到木兰在收拾东西,听见有人进来的动静,木兰头也不回就知道是谁,口中道:“李敢和先锋营留下,李老将军我要带着的,除此之外我还要个熟知路途的降将,高不识和复陆支我要带走一个……”

正说着,后背传来暖热,青年的气息贴在耳侧,木兰被从后面抱住,耳朵立刻不自觉红了起来。

深秋微寒,营帐里暖意融融。然后不多时,木兰把霍去病推出了帐子,这人碍手碍脚,实在耽误她收拾行囊。

第98章

次日启程上路, 五千兵马是很好带的,脱离开大军之后,行军速度快了很多, 如果不是士卒马上鼓鼓囊囊的辎重和随军携带的牛羊, 行军速度还要更快一些。

李广和木兰并马而行,高不识在前面带着百十来人开路,他是熟知路径的向导, 再辅以舆图, 丢肯定是丢不了。

大军行了一个白日,傍晚时分在一处水源地停留下来, 同伍的士卒留一人看马,防止马匹乱走, 乱了行囊,剩下的人去水边灌满水囊。

木兰是严禁在水源便溺的,想要洗濯也只能等全军取完水, 过了有一会儿,渐渐地没人再去取水,木兰才让人该洗衣服的去洗衣服,想洗澡的去洗澡。

陈大照例烧了一些热水,木兰找了个平整的石头坐下来, 用很少的热水兑了些河水弄了小半盆来洗脚, 虽然水温温的也不算烫脚,但在靴子里闷了一天的脚泡在水里还是很舒服。

李广本来要过来的, 看到木兰在洗脚就故作无意地要走开, 木兰反而笑道:“老将军, 要不要热水?夜来烫烫脚,很解疲乏的。”

李广不往下看, 只是摆摆手,“不费那个事,习惯了,习惯了……”

他要是说自己不想洗,木兰还不觉得有什么,但要只觉得费事,木兰就不干了,李广是老人家,跟着行军比青壮更辛苦,她脚还在盆里泡着,招手叫三娘子去给李广端些热水,没一会儿,李广浑身不自在地坐在个箱子上泡脚。

木兰自己省着热水,给李广可没省,一大盆烧开的热水兑了点凉水,下脚很烫,两只脚一会儿下个水,一会儿拿出来晾凉,等适应了水温,就是一件极享受的美事了。

半辈子在打仗,早就习惯了军营的苦头,可这会儿,李广舒坦地叹了一口气。

晚食是羊汤配饼子,带的牛羊不多,全军五千人肯定不能人人吃上肉,但喝个飘着油花的羊汤,配几块新干粮饼,滋味还是不错的。木兰吃的也是这个,两碗汤三块饼下肚,大军开始安营扎寨,有的一伍几个人手快的,这会儿帐子都搭起来了,三两个人慢悠悠地在帐子里喝汤。

李广的饭量比木兰大,汤没怎么喝,吃了五块饼。他是喝稀粥撑开的肚皮,以前军中可没有这么多优待,既要打仗还要饿肚子的事不罕见,那会儿大多时候就是喝粥,干巴巴的粮食饼子是要留在怀里几天才舍得下嘴解馋的好东西。

李广坚持和士卒同饮同食,不是他想求名或拉拢军心,那玩意有什么好拉拢的?征发兵来来去去,募兵倒是固定,但他这个郡守不固定啊,往往刚干出点名头就被调任了……究其原因,无非是老人家怕自己和士卒离得太远,士卒被人克扣了伙食。

今夜难得无事,李广在军营里转悠了好几圈,心里也颇多感慨,这支军队多年轻啊,年纪大于三十五岁的都没有,反倒是大将军那里带的都是挑拣剩下的,是啊,陛下原本也没想让大将军打大单于啊。

最精锐的士卒,最新制的盔甲,最好的战马,全都在冠军侯和武安侯手里了,遥想当初四路兵马发兵匈奴,一人占尽风光的卫青,李广也不由得微微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