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木兰从军 若然晴空 813 字 8个月前

酒泉是霍去病军中最先叫起的名字,因打下酒泉时正逢天子赐御酒到前线,霍去病先饮了一口御酒,随后命人将一车剩余酒水全部倾倒入泉水中,与大军共饮,此地就被军中指代称为酒泉。

武威取扬威之意,张掖是指“张国臂掖,以通西域”,敦煌则是字面含义,盛大辉煌之地,四城只是初立,刘彻准备在这片土地上大展宏图,建郡起步。

河西之战的巨大胜利没有冲昏帝王的头脑,漠北的连胜也没有让刘彻晕头,他很快下诏命木兰这一路军撤离漠北,如今这支军队能够在草原上活得好好的,只是因为大单于一时失去了周遭部落的掌控权,无法组织起更大规模的军队来剿灭他们。

再打左贤王一波想得是很好,可大军深入匈奴境内,一个行差踏错,他就要失一员大将。

刘彻如今越发觉得木兰是个宝贝,征发兵一向都是军中底层,许多新征召的兵打仗都不敢杀人,先锋一旦露出败绩,溃逃的士卒里征发兵要占最大的比重,再优秀的将军带征发兵也很难打出好结果,但是木兰就偏偏能把这些从田地里拉出来的征发兵带出精锐的效果,这是天生的将军。

前线和长安之间一来一回通消息有很长的时间差,天子使者抵达右北平的时候,木兰已经带兵深入左贤王腹地一段时间了,杀敌数目不太多,但自身也没多大损耗,兵力超出她的跑不过她,兵力小于她的打不过她。

匈奴人是真的没什么好计策,偶尔几次使计诱木兰深入,或者前方备好了包围圈,这类计谋都显眼得不能再显眼,连李敢都察觉了,木兰自然也没有上这个当。

收到撤军诏令的时候,饶是木兰心志坚定,也忍不住看着辽阔草原轻轻叹了一口气。

她是真的不想走。

将军在外,心是自由的,想往哪打往哪打,偶尔遇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就停下来歇息,得到军功有赏赐,时不时有篝火烤羊,士卒载歌载舞,谈笑吹牛。而军中几万人在一地扎营,气氛也是很热闹美好的,木兰在长安有些寂寞,在军中的时候从来没有那种孤单感。

不光木兰舍不得,跟随她大半年的士卒们也舍不得,从前是没跟对将军,跟了花将军才知道什么叫打仗,杀人放火抢羊吃肉,这种马匪啊不是,这种行军打仗的日子才是人生美事啊!

士卒总有再被征发的一天,可下一次的将军还会是花将军吗?

可惜再舍不得,也是要踏上归途的,木兰知道等到右北平就来不及了,一路在马背上和功曹开会,一个个检验计功牌,录入牛羊数,因为这大半年来抢得的牛羊略去军中消耗和往来折损,共计有四十多万头。

军中几乎人人都有战功,木兰索性全部以牛抵扣,不满一头牛的按一整头计算,多于一头牛又不满两头的,也多赠一头牛,这已经不是四舍五入了。

这些牛羊属于战利品,按理都该由木兰分配,以往赏赐全军后,剩下的牛羊多半会被留在边郡,充实官府。算完战功,还有一些战死的同袍,木兰也都记下了姓名籍贯,每人除正常抚恤之外,再抚恤战死者家中一头牛,既是安慰,也是劳力。

军中因为返程而沉闷多日的气氛一下子再次变得热烈起来,大家讨论着牛,讨论着回去之后的美满日子,即将分别的痛苦便也减轻了许多。

到了右北平的时候,木兰军中十几位功曹个个披头散发如匈奴,逢人便说算完了算完了,形貌十分可怜。

此时天已入秋,家离得近的士卒还来得及带牛回去忙农活,军中到处都是欢笑声,亲兵营里,三娘子是个射箭好手,木兰没注意到她的时候,一战就能进账十几个人头。到了亲兵营后,三娘子的弓箭充足,战功更多,大多数人都是拉两三头牛回去,三娘子有十七头牛。

但她并不开心,而且每逢人提到归乡的字眼,她都脸色发白,咬牙不说话。

陈大心思比妹妹细腻一些,她安慰三娘子,将军不会不管她,最坏也是帮她找个郡县安置,不会遣她归乡。

木兰确实是一直记得这事的,只是路上忙着和功曹一起计功,这会儿陆续开始遣散征发兵了,她把三娘子叫到军帐里来,问她自己是怎么想的。

三娘子最开始的想法木兰记得,得了赏赐之后找一地安身,她是不想归乡的,不说她那两个好手好脚的兄弟因为不想应征入伍,就把她一个女子推出来从军,她爹娘也不是好人,可一个女子想要独身居住也是很难的,木兰倒是可以帮她和地方郡县的官员打个招呼,照拂她些。但天长日久,人情用淡,日子会慢慢难过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