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页

木兰从军 若然晴空 819 字 8个月前

换算一下,匈奴将领带着人深入汉境,一路烧杀抢掠但没遇到大规模抵抗,现在开着篝火会,烤着羊,拿着舆图一对照,发现他们在长安城郊。

这说明今早李广在上游水源地洗的脚,晚上大单于喝水就喝到他的洗脚水了,就这么近!

军机帐里,三个将军,六只眼睛,不约而同地亮了起来。

先别管我们是咋来的,也别管我们要咋走,离王庭这么近,不干上一票就走,那不是太可惜了吗?

那边匈奴大单于日夜警戒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些疲软了,十几万大军守着一地不可能守很久的,人吃马嚼都是不菲的花费,再不把这些人撵回部落去,大单于的牛羊都要被吃光。

王庭守卫军解散的同时,木兰开始整军待发。

第83章

出发前, 木兰已经和百夫长以上的军官开过两次作战会议,这次作战情况特殊,所以不强求任何战果, 重点在于速战速决。

木兰的考量很谨慎, 三万装备精良的汉军虽然可以在草原上横着走,但这里是匈奴境内,敌军人多势众, 想尽可能保存自身实力, 就不可能打持久战。

所以这次的出战主打一个速来速走,临行前吃饱喝足, 便溺干净,让后营连带补给线在固定地点接应, 所有人不得携带任何辎重,傍晚出发,一路上斥候连报, 大军小心谨慎,一路遇到匈奴人直接灭口,终于在夜半时分摸到了大帐附近。

木兰对草原部落的帐篷是很熟悉的,大多数都是兽皮制成的帐子,最多的就是灰白色的羊皮帐篷, 但王庭大帐绵延十几里, 绝大多数竟然都是用厚实牛皮和牛毛制成的黑帐,夜色里宛如一个个黑色的山峦。

路上木兰准备派遣李广去另一侧和她一起合围, 但不知为何想到了李广那把自己从左贤王部带到单于王庭的诡异认路本事, 还是咽下了到嘴边的话, 合围固然好,但分出兵力不利于逃走, 就这样吧。

动手前,马匪匪首木兰再一次和马匪们强调,这次来就为杀人放火,不能恋战。

一声凄厉的哀嚎拉开夜宴的序幕,夜半时分,王庭内的巡逻兵力迅速集结起来,但王庭内四处火光冲天,顾不及其他贵族,绝大多数人都赶去王帐救火,夜战乱糟糟的,但木兰的眼力很好,看见人流涌动的方向之后立刻双眼一亮,举旗策马向人多的地方冲杀过去,李敢一边跟着冲,一边大声地嚷嚷:“杀大单于,杀大单于者封侯!赏千金!”

来时木兰和李广一起估算过王庭内大致兵力情况,从附近牛羊数目和草场以及水源地的情况来看,王庭常驻兵力不可能超过五万。

匈奴人逐水草而居就是为了养活牛羊,兵力多于五万,就得让士卒自带食粮或者临时调配,没有大事的时候不可能随随便便集结个十几万大军哄着大单于玩,这样一算,汉军虽然人数不占优,但本身装备精良,这仗可以打。

木兰一骑当先冲向王帐方向的时候,有近两万的士卒都跟着她一起冲锋,剩下的是李广的八千先锋营,他们要起到御敌的作用,拦住王庭内的主力军队,还有些混乱的人流,这是每逢战事少不了的,有的是不敢杀人,有的是想保命,但只要不把自家阵营冲乱,一般也没啥事。

李广利平时也是夹杂在这些人里图个保命的,但今夜富贵动人心,几乎是李敢喊出杀单于者封侯的话时,李广利就不由自主地跟过去了,脑海里不住地幻想着自己一人一骑取大单于首级,功成归长安,什么花木兰霍去病全都在他面前低头的情景了。

木兰原本是冲在最前面的,但很快就被李敢撵过去了,李敢身后是常随着他的四百壮士,一众骑兵踏破王帐才发觉里面早已人去帐空,这匈奴大单于竟然是玩了一出金蝉脱壳计。

王帐里散落着许多金银器物,火光下也颇动人心,木兰喝令道:“所有人不许下马,与我原路返回,杀掠些匈奴贵人。”

大单于逃走了,这样的夜色里是没法追的,因为他可以找个地方躲藏起来,甚至改扮成别人的模样,又或者早就跑远了也说不定,既如此就要及时调整目标,大单于能逃,这十几里王帐住着的可都是匈奴权贵!

王帐附近的帐篷不出木兰预料,大多是空的,里头有人的多半是些被抛下的女人,她带兵杀返回去,一路遇人就杀,其实并没有时间去掳掠。

等到感觉杀得差不多了,木兰让传令兵吹军号,全军迅速脱离乱战,李广的先锋营为大军殿后,三万人转战草原数月,培养出了默契,很快木兰就带着大军前后左右甩开身后追兵,到天明时确认身后追兵不在,简单清点了一下人数,丢了四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