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木兰从军 若然晴空 818 字 8个月前

陈大不说话了,任由陈二抱紧了她,听着妹妹一字一句坚定地道:“我们就在这里待着,振武侯府是我一早打听出来的,对奴仆最好的主家。等过几年,我们年纪大了,攒一笔钱离开长安,你扮女人,我扮男人,我们装作一对夫妻,把日子好好过下去。”

陈家姐妹在茅坑前相拥,鼓足了勇气,一直待了大半个时辰才回到仆人房里睡觉,就是后半夜大家都闻见一股味,除了她们两个熟睡,都陆陆续续被熏醒了。

次日木兰就用上了新随从,陈大和陈二都长得很好看,看着就是一对清俊少年郎,就是木兰总觉得他们走路的步态不太对,尤其是陈大,他走路步子很小,上半身几乎是静止不动的,这就显得很奇怪。

陈大陈二都是十分谨慎的人,她们没跟着木兰走几步就发现了这一点,昨天买卖的时候毕竟太紧张太兴奋,两人没注意到,这会儿都万分小心地学起木兰的步伐来。

振武侯走路的步子跨得很大,行动间从脚面带动全身,就好像有一股风一样,这就是男人的走路姿势吗?

一主两仆,整个场面类似于邯郸学步。

马弁是牵马的随从,长安城里几乎不让跑马,在前头配一两个牵马的随从,骑马的人就可以不用看路,木兰起初不习惯她骑着马,别人在边上走,但街面上多的是这样的主仆,她也渐渐习惯了。

木兰直到上马才松了一口气,但往下瞥一眼就知道自己错了,陈大陈二牵着马,因为没有了学习对象,于是开始互相学习指正,两人的步子越走越奇怪,也就好在这一条街平日里没有行人,否则就看笑话了。

木兰看了一会儿,忍不住开口道:“肩膀放松点,步子出去的时候带动手臂,肩膀跟着一起动,不要摇屁股,走路的劲头在两条腿上,腿往前,肩膀胳膊向后摆。”

陈大惊慌地回过头,陈二小心地看向木兰,木兰又道:“你们走路的时候为什么上半身不动弹?这样不会摔跟头吗?”

木兰还是见的贵女太少了,要不就是像平阳公主那样不需要守规矩的,并不知道上半身静止,下半身步伐极小,走路类似于移动,这是贵女的步态。

陈大和陈二小心翼翼地改换姿势,她们一边走,木兰一边指点姿势,到走出这条街的时候,两人已经行动带风,大开大合,走起路来,嗯,很像乡下人了。

第50章

木兰在长安的圈子不广, 她出门的原因最多的是天子宣召她进宫,其次是在家里憋得慌出来逛逛,连最常去的卫府, 她一个月能上两趟门就够频繁的了。

木兰的朋友也不多, 霍去病是头一个,张汤是第二个,其实在长安她还认识韩说, 但偶尔去了一趟, 发现韩说门庭若市,想见他要排队, 于是就不去找了。在木兰看来,韩说虽然跟着她蹭了一场功劳, 但相处起来感觉还不错,便也可以归纳为朋友的行列。

霍去病是经常自己上门的,他也没有个可以拜访的地方, 张汤是有家有业的,所以木兰实在闲着没事,就会去找张汤,有时候提一壶酒,有时候带一只蒸鹅, 总之并没有正经送礼的时候。

木兰自己是不喝酒的, 但她认识的人仿佛都喜欢饮酒,张汤的官职够高了, 但他不置办良田, 也不让家人经商, 在长安居住难免显得有些清贫。

但张汤绝不是个正直清流,只是他所喜爱的享受并不在金钱上头。

今日木兰带的是一盒蒸鹅, 张汤没什么口腹之欲,但他的儿子还小,木兰不来的时候,他就掰着手指头数日子,数到第七天了,有些蔫巴巴地扒在桌前。

张家正在吃晚饭,这会儿人都吃早晚两顿饭,早饭不早,在早晨临近中午那会儿,晚饭不晚,在夕阳刚落的时候,早饭通常丰盛些,晚饭就吃得比较简单了,尤其张家并不铺张,一碟咸菜,一碟新鲜的春韭,吃的是雪白的稻米饭。

张汤作为一家之主,坐的却不是主位,主位上是他的母亲张老夫人,老夫人脸容严肃,吃饭也很规矩,张汤和妻子也都规规矩矩,只有儿子张贺不安分,吃一口,叹一口气。

院门就是在这时被敲响的,张贺耳朵一动,不等老仆动作,放下筷子就急急地道:“是花叔叔来了,我去给他开门!”

会在饭点上门的,也就是木兰了。

五六岁的小童欢欢喜喜地跑出去打开院门,站在门口的果然是提着饭盒的木兰。

张贺乖巧地叫了一声叔叔,木兰一只手提着蒸鹅,见张贺要帮忙,连忙手抬高一些,说道:“带汤水的,你别弄撒了。”

张贺是个矮墩墩的小孩儿,力气也不算特别大,一个木制食盒带一整只蒸鹅,确实不大拿得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