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木兰从军 若然晴空 835 字 8个月前

劝解了平阳公主这一场,刘彻回宫去了,一回去就见到了重新换上侍中服饰的霍去病,顿时笑了,“作怪,是嫌朕给你升爵没升官?”

霍去病笑嘻嘻地道:“臣在陛下身边做事,并不求升官发财。”

刘彻又笑,笑完说道:“你也出去了一趟,感觉如何?”

霍去病沉吟片刻,说道:“我可带五万兵。”

刘彻问的其实是在军中感觉如何,听了这话差点打人,谁问你了?还要带五万兵?拉五万头猪都是一件不简单的事,而且迄今为止刘彻就没让任何将军带过五万的兵马,如今是骑兵的天下,五万骑兵就意味着十倍以上的辅兵和难以预计的补给线,这基本是可以开进匈奴大本营的雄厚兵力了。

刘彻笑出了声,只道:“再历练历练吧,会有这一天的。”

霍去病没有再多说,他知道陛下对军事是大胆又谨慎的,大胆在于他大量起用底层人才,而且出手就是封侯起步,谨慎在于他没有让任何将军单独出征过,他习惯于将准备派出去的兵力分散到两个以上的将军手里,以此试探个人能力。目前来说,他试出了卫青,试出了木兰,如果时间允许,他大概还要再试一段时间。

而目前大汉对匈奴的战事虽然连战连捷,但最多属于在匈奴人身上刮了一层皮,右贤王是老将带老兵,而伊稚斜属于是托大了,带着一万五千人深入敌境被剿灭,匈奴大单于做梦都要笑出声,匈奴人的青壮精锐大多集中在漠北,在几个实权王爵和左贤王部,真正的大战还远未开始。

刘彻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对霍去病道:“还有一件喜事,匈奴军臣大单于去世,这消息被他们瞒了有段时间了,大概就是去年伊稚斜带兵出发之后,匈奴王庭秘不发丧,直到前段时间伊稚斜死在我大汉境内,消息才传出来,军臣的儿子於单继位大单于,咱们的对手换人了。”

帝王在谈及军事时整个人都透着一股锋锐的气息,他的双眼明亮带着热火,宛如少年人一般。

打击匈奴,也确实是刘彻少年的梦想,现在他要开始一步步实践了。

军臣的确是大汉的老对手了,他精明过人,将一盘散沙的匈奴划分成王爵统率之地,以王名聚合部落,养出许多骁勇善战的骑兵,一直是大汉的心腹大患。

如今他去世,儿子上位,这王权更替甚至需要隐瞒大单于的死讯,说明内部有混乱,新单于必须要除去自己的一个乃至多个政敌才能坐稳王位,这就削弱了一部分匈奴政权,除此之外,儿子不一定有老子厉害,这新对手的本事,还需要大汉进一步来试探。

刘彻考虑了这么多,霍去病跟着考虑了一会儿,最后他摇了摇头,说道:“我只要做陛下手中的一把剑就够了。”

刘彻哈哈大笑,拍了拍霍去病的肩,去处理政务了。

与此同时,一名衣衫褴褛的中年人带着妻儿,带着乞丐似的一名随从,艰难跋涉进入汉境,刚到城门口就跪下了,大声地道:“汉使张骞,今日归汉矣!”

趁着匈奴的王权内斗,被困十三年之久的大汉使臣张骞出逃归国,边郡郡守几乎认不出来这个完全是匈奴人打扮的男子,竟然是当年带着无数礼物,骑兵护送,持节而行,威风凛凛的大汉使者。

郡守确认了张骞的身份之后,杀鸡宰羊,设宴款待,张骞没什么心思吃喝,只是一心想让郡守赶紧准备马匹随从,让他尽快回到长安。

郡守其实想留张骞住几日,毕竟看他一副消瘦……张骞破烂的衣服里露出精壮的身板。

郡守还想再劝,毕竟在匈奴吃了十多年苦头……张骞一只手熟练地撕下羊腿,递给身板更壮实的儿子。

郡守不想再劝了,连忙保证护送的随从明天就找好,务必让使者尽快启程回去。

妻子和随从都是匈奴人,儿子在匈奴长大,都不识汉家礼仪,逃亡了一路,这会儿只知道胡吃海塞,张骞有些不好意思地和郡守客套道:“窝们很久没见到汉人了,听郡守的口音,是带原人吧?”

郡守:“……是、是的吧。”

他是太原人呀,带原是哪儿啊?

第47章

张骞是十三年前刘彻派往大月氏的使臣, 那时刘彻登基不久,一心想要攻打匈奴,所以派张骞前往被匈奴人压迫已久的大月氏寻求联盟, 若能说服大月氏, 与其左右夹击,就能断匈奴一臂。

只是那时刘彻还是个年轻人,并没有考虑使臣如何越过重重敌境抵达大月氏再返回的艰苦。

张骞受命之后, 带着百余随从向西进入河西走廊, 被匈奴人擒获。匈奴大单于很是欣赏张骞,强留他下来, 将匈奴贵女嫁给他为妻,威逼利诱想要让他投降匈奴, 成为大单于的臣民,张骞不肯接受,在匈奴逗留十年之久才找到机会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