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

木兰从军 若然晴空 816 字 8个月前

她眯着眼睛对着热烈的太阳,只顾着闷头向前,完全没注意到行军的路线从她向后渐渐斜了起来。

人都是有盲从心理的,何况后面的几个千人部跟着木兰这一支领头军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中军帐那边就更厉害了,李息将军起初还是坐马车,后来索性换成更舒适平稳的牛车了,入夏之后草原上的蚊子咬得他夜里睡不着觉,于是白天他就在车驾上昏昏沉沉补眠。

他作息颠倒,身边的人也没好到哪里去,何况行军都是闷头赶路,也少有人觉得方向不对,最多抱怨两句前头部队走得太快了。

后方卫青军中,晒得黢黑的萧载张望了很久,有些迟疑地对卫青说道:“将军,李将军向着右贤王部去了。”

卫青想了想,叹息道:“此番将白羊王和楼烦王驱逐出河套,全军皆有战功,且将士疲惫,实在不该轻功冒进。”

萧载欲言又止,他去李息那儿传过几次令,总觉得轻功冒进这个词儿跟他扯不上什么关系。

卫青看着逐渐远去的李息部,犹豫片刻,还是道:“李将军是否因为被伤了面子,才会去寻右贤王打一场?”

这些日子以来,因为李息的有令必应,卫青也渐渐把这两万人当成了自己的军队,指挥起来相当顺手,时而分兵,时而合兵,都是为了达到他和陛下收复河套的战略意图,完全没顾及李息怎么想,如今大功已成,李息却忽然一声不吭兵发右贤王部,同为主将,卫青觉得自己理解了什么。

李息也是久经沙场的宿将,虽然景帝年间的宿将大多打的不是匈奴人,没有多少对战匈奴的经验,但被他像个木偶一样指挥了这么久,在战事结束之后才开始展露自己的锋芒,这也算得上很识大体了。

卫青计算了一下行程,他是打算沿着卑移山再追一两个月白羊王和楼烦王,把他们撵远一些,然后绕着回到河套平原的,这两个匈奴王爵不能不撵,李息有两万骑兵,带着充足的粮草辎重,战马物资,如今尖刀直插右贤王部,倒也不是不能一战。

萧载犹豫着道:“要不要再派人去一趟,我总觉得……他们是不是迷路了?”

卫青看了一眼雄伟的贺兰山脉,摇了摇头,怎么可能有人对着这么显眼的参照物迷路?

然而分兵行军不到十日,这一日卫青正在大帐内看书,外头忽有传令兵满头大汗地来报,说是李息将军带着部队追上来了,甚至都不要传令兵传话了,李息自己惊慌地进了大帐,对卫青这个比他小了十几岁的年轻将军急道:“卫将军,我的人马丢了!”

卫青惊疑地站了起来,连忙问道:“丢了?丢了多少人马?”

李息欲哭无泪地道:“就是、就是我的人马丢了啊!”

萧载迟疑地道:“将军,也许李将军是说,他的人马全部都丢了。”

李息干巴巴地道:“还是剩了两千多人的。”

卫青没有理会这微弱的挣扎,他也惊得脸色一变,忙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人怎么会丢?是和右贤王打起来,大军溃散了吗?”

他这话属实是很看得起李息了,事实上李息就是在中军帐里补眠了几天,然后走着走着发现前头的部队离自己越来越远,离那一条贺兰山脉也越来越远,他立即下令遣人去责问领头部队,结果遣去的人也没回来。

李息坐牛车坐惯了,想亲自去追前头部队,骑马骑了一个上午就受不了了,又回到车驾上歇了半天,这一歇就不得了了,等到他一觉睡醒,连后营带着辎重都追上前头部队了,远远地只见到一路烟尘,他身边就剩下自己的亲信部队还守在原地。

李息自己叙述着,都觉得茫然极了,他究竟是不是还没睡醒,还在做梦?这梦做得真够离奇的啊!

卫青听了李息这段离奇的经历,饶是他一向冷静过人,也不由得被气得捂着胸口缓了好一会儿,然后在大帐内来回走动,思考对策。

萧载蹙眉,忽然道:“临阵夺权?”

卫青也不由得默然,这种事情以前不是没发生过,主将打得军心涣散时,有人登高一呼,力挽狂澜,军中将士于是不再服从主将,只听从新主将的命令,这样诞生的新主将无一不是极为优秀的将领,所以也常常会被君王赦免甚至嘉奖,但李息这个旧主将……他根本就没打啊,无功也无过,军心这就涣散了?

李息听了这句话,眼前就是一黑,他真要是打仗打丢了一万八千骑兵,前车之鉴李广还在那儿,可以花钱赎罪,等风头过去,朝廷缺武将,还是有可能起复的,可要是被临阵夺权,那就是治军无能,没有那个带兵的能力知道吧?大军没出事,而他会狠狠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