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页

女配是阎罗 黑色墨尘 847 字 9个月前

只见他眼中闪过一抹厉色,肃然道:“阿翁,为了裴氏的将来,孙儿建议我们也起事罢!”

裴父豁然抬眼,震惊道:“如何就走到了这一步?”

“阿翁也知世家联合无非是为利益,原来没有大钺的崛起,刘氏王族一直被我们掌控,各世家自然以裴氏马首是瞻;如今大钺的势力摆在那里,人都有私心,哪个世家都会首先选择保全家族,这样的话,我们的号令他们只会阳奉阴违。”

“只有我们也起事,就拿此次王族对平叛不作为当借口,也算是师出有名;如今三州之地还属东州裴氏势力最大,我们取代王族行事,将这些世家都打服了,之后的事自然是我们说了算,那时我们讨伐大钺,再不会如今日这般掣肘,阿翁以为呢?”

裴父看着眼前三岁小儿眼中尽是厉色,终于确信他说的这些,也更确定他前世确实当过摄政王,否则不会有这样的决断;但他才是如今裴氏的家主,他要想的不只是家族的兴亡,还有家族的千年声誉,因而,他满是犹疑。

“阿衍你要知晓,若是功成还好,若是事败,裴氏就会沦为乱臣贼子,千年的清名将会被污名掩盖,如何能对得起裴氏的列祖列宗!”

“可是阿翁顾虑的是裴氏还在的情形,若是裴氏都不在了,还计较清名与污名有何意义?如今是裴氏的生死存亡之际,我们是涂氏母子真正的仇敌,不若其他世家与刘氏王族是有退路的,若不能统一这些势力,裴氏很快就会消亡,又如何能对得起列祖列宗?”

知道他说的是实情,裴父陷入两难境地,半晌后才道:“兹事体大,阿翁要与家族商议过才能有定论,也要问过你阿父的意见。”

裴衍也没想过一次就能说服阿翁,自然点头。

就在这时,下人传话说大郎君回来了,祖孙俩相视一眼,等着他进来。

一进来就看到自己三岁的病弱儿子居然与阿父认真谈论,裴寂很是意外;又听阿父讲了一遍方才祖孙俩的对话,裴寂更是各种情绪轮番起伏变化,一时间心潮澎湃。

又谈了近半个时辰,裴寂也赞成儿子的说法,他身在朝堂,这些日子已经看了不少世家与王族互相推诿的事情;就如儿子说的那样,世家与王族都还有退路,裴氏却是半点都没有,唯有一搏,或许还能有一半成功的希望,否则只能坐等灭亡。

见长子都这样说,裴父心里也有了主意,便说会安排人快马加鞭回东州,若是老爷子也支持,那就趁此机会起事;恰好他这次来带来了十万兵马,此时就等在城外,真要决定起事,条件也成熟。

三代人坐在一起商讨完所有的细节,这才回各自的院子歇息;裴父特意要裴寂再请几个名医,尽力为裴衍诊治,或许能有转机也说不定;这个孩子毕竟有前世的经验,能帮着做不少决策,也算裴氏如今的核心人物了,且他本就知晓裴氏所有的密辛,更不能忽视。

就在裴家三代人商定起事,并为之开始准备各种事项时,涂一一建立的大钺已经开始了第一次科考;为了快速为朝廷吸纳人才,第一次科考并没有那么繁杂,各地的学子与儒生先参加州府的府试,大钺十个州府各取前五十名;之后这五十名再来北州官署外参加贡试,取前两百名参加最后的殿试,最后就是根据排名授官。

涂一一想的比较周到,怕这些学子们来了王都后捉襟见肘,特意传旨将周围的寺院改为临时客居之处;还令户部给寺院专门拨款,为这些学子们提供一日三餐,保证他们能衣食无忧参加贡试;除此之外,考虑到考场条件简陋,她还令太医院准备好常用药材,就在考场外轮值,随时给应试的考生看诊,不收取费用。

这几条谕令一经颁布,立即获得了所有儒生及学子们的好评,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陛下竟然会顾念他们至此,可见陛下重视人才的决心;不只来参加科考的儒生与学子们感激,就是其他百姓们也对此好评不断,毕竟他们中也有郎君与女郎参加这次科考,陛下体恤考生就是体恤他们这些百姓,这样为他们着想的陛下,他们如何不感激。

特别是她考虑到女郎们的安全,特意将两个距离考场最近的客栈定为女郎专用,还派了凰羽卫守卫和巡逻;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女郎们的安全,还避免了流言,最大程度保护了女郎们的声誉。

这样细心周到的举措,千百年来从未听闻过,大钺的子民对他们的女帝陛下更加敬仰,说起来都是维护之言。

大钺百姓对他们的女帝陛下拥戴不只是这一点原因,还因为女帝新颁布了不少利民政令;譬如女帝鼓励百姓开荒,还自己画出图样,令工部制作出不少农耕新工具,有开荒、垦荒的,有犁地的,有帮着播种的,还有帮着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