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

泰安府水患一事因祸得福, 擢升正四品侍讲学士;之后凉州府探查齐大学士、周知府及马守备等人贩卖官粮, 勾结蛮族一事因他升迁过快, 不好再提。

他又借机提出废除世子之位去了大理寺,算是平调;如今回过头来一看真真是有些惊讶。

可就算他为翰林院正四品侍讲学士,必须担任一府主考官,但前往淮安府任乡试主考官未免还是有些冒险了。

不说他年岁尚轻, 入官场不过三载,难以服众;单说这淮安府可不同旁的州府, 那里可是有柏江书院,历有小国子监之称的柏江书院!

穆苏在临淮柏江书院求学如此多年, 如今竟然要以主考官之身份回归故里,还是这样一个略微有些窘迫的境地。

不禁有些烦忧,为何自己祖籍不在淮安府,而是远在千里的泰安府;这样他还可借地域回避之规矩前往其他州府。

这陈大学士真真是给他出了一个好大的难题, 穆苏不由得叹了口气。

再多旁的思绪也是没用,陈大学士下令下的急, 穆苏一两日收整行囊后就得启程淮安府。不过,虽让人有些伤神,但转念一想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此番回淮安府可在祖父、祖母家中住上好一段时日,祖孙三人也有两年未见了。此前孩子满月酒,路途遥远、舟车劳顿穆苏也曾家书送至临淮再三告知祖父、祖母不必前来。

两位老人颇有些愧疚,不曾前来看看重孙,孙媳妇独自坐月子;奈何确实年迈,身子骨招架不住。

想到能回临淮,穆苏心中愁绪也抛诸脑后,迫不及待回了常平侯府告知章南絮此等好消息。

夫妻二人相商,带着孩子一同回临淮;如今孩子已经半岁,不似刚出生时那般娇弱,且此行乃是水路前往,倒也不存在陆路那般舟车劳顿,风尘仆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