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0页

“上阳宫女校已经成立九年多了,如今天下各州已渐开办州学。”就像国子监有州学县学一般,只指望京城中的女校,能收多少人?

“州学渐多,但县学、乡学还少。”

“我听太平公主说起,今年定下要新立的,神都附近县学、乡学共有十二座。”

“我……能不能将其中一座交给我呢?”

姜握点头:“好。”人手总是不够的,有人愿意主动承担自然好,且殷王处多年无有错漏,足见殷王妃管事的仔细周到。

而她从前没有打过殷王妃的主意,也是因为刘王妃总给她一种裴含平二号的感觉,遇事恨不得躲八丈远。

如今她自愿‘下水’,姜握当即点头。

倒是刘筠,见大司徒答应的这么快,有些不安连忙道:“姨母,我的意思并不是如从前宫妃冬日施粥一般,只坐在宫里出银钱买个名儿。”

“我是想……”

刘筠顿了顿才鼓起勇气重新说:“姨母,我能出宫去做这件事吗?”就像别的女官一样,从头到尾盯着办校选址、采买桌椅、聘老师收学生,最后,做一个名正言顺的县学或是乡学的校长。

姜握笑了:“要办校,自然要出宫的。”

“只是这里头好多学问呢。你之前未去上阳宫学校念过书,学过学校的经营管理——不如今年,你先跟着一位女官去做副手,等有了经验,明年再办自己的学校如何?”

“好。”

这一刻,刘筠只觉得心里五味杂陈:为自己终于达成心愿而欢喜,却又为自己今日才来争取而觉得难过和遗憾。

但无论如何,她终于从新旧割裂的焦躁拉扯中,做出了选择。

向着‘新’走出了第一步。

这一年夏日,姜握受到了一张文成府上的请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