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页

这个数字,姜握也是有数的:若不能不断降低纸的成本,如何能加大报纸的发行量?增加知识的传播度?

哪怕手里是最廉价的粗麻纸,刘仁轨依旧是很爱惜地轻轻放下,然后用石块压好。

他转头对姜握道:“故而当日,听闻大司徒要办学,我实在忍不住归朝。”

刘仁轨想要亲眼看到:学子们学有典籍,书有其纸,各能成业。

他自隋末走来,见这世道如从黑暗走向熹微黎明,再走向华光愈亮——

“此生,无甚憾矣。”

这一年春日,在率百官祭拜过乐城郡公后,姜握回到家中。

她将一贯钱放在一张桑穰纸上。

有一事她想了很久,如今应当也可以试着去推行了——纸币。

其实如果不限定于官方纸质货币,其实早在宋朝交子前,就出现过类似于纸币的货币形式。毕竟,拎着一串串的铜钱做交易,实在是太不方便了,尤其是大宗买卖,光拉铜钱的车可能都要雇好几辆。

汉武帝时就曾发行过白鹿皮币,当然一张代表四十万也实在是太黑了,并不算是真正的货币。

而此时,也早有柜坊(类似后世钱庄,用于存放与借贷钱财),会发行一种民间飞钱。

在姜握跟崔朝还没有太熟的时候,就听说过他替晋王管着的产业里,就有柜坊。

当然,飞钱与其说是纸币,不如说是一种‘支票’或是‘信用券’。

不过话又说回来,纸币的本质,也是一种信用券。

用一张纸以及上面印成的数字来代替‘真金白银铜钱’,靠的正是一种‘信用’。

只是,是国家和朝廷的官方信用。

故而历朝历代,自宋发行官方纸币,一直到清朝,甚至民国,纸币就在正常流通与崩溃之间循环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