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页

旁人是被震慑住,只有他们在数年前,是实实在在被火药打懵过。

甚至吐谷浑一战后,吐蕃王芒松芒赞还很快病死了。

然后被迫签了求和书。

而那一仗的后果除了俯首称臣外,还有几个‘后果’,此番吐蕃使者入神都,还见到了:当年战败后,吐蕃送质子进长安,其中除了吐蕃王族血脉,更有钦陵的亲子弓仁,以及吐蕃摄政王后赤玛伦母族的子侄。

如今这些番邦质子,也转移到神都来,正在一处读书——没错,各番邦质子之多,都已经可以单独组成一个班级了。

而且把他们放在一起读书,都省了不少鸿胪寺特派人员的监督工作:他们彼此就举报。

正所谓最在意的还得是敌人。

比如新罗和倭国的使节,今岁就为了上元佳节上的一个座位吵吵起来了。

因上元节殿中多置彩灯烟花屏,不免占了许多地方,因此四夷的座次排布的更鲜明,不似除夕夜般松散,自然就有位置好与不好的。

倭国使臣就觉得自家座位不够好。当然,重点不是自家座位不够好,而是新罗的座位比他们的好。

倭国使臣当场就找维持秩序的鸿胪寺官员道:“自古至今,新罗之朝贡我国久矣,今日我反在其座下,”[1]

新罗使臣一听也不乐意了:从前是从前,那现在大家不都是一样的属国,你咋还搞啥从古至今呢?而且要论从古至今,倭国也不是没败给过新罗啊!

鸿胪寺官员劝而不成,还惊动了圣神皇帝。

结果就很惨,要知道从除夕后皇帝就在为宰相的心态发愁,上元佳节刚开始,又被辛相那句‘以后不过了?’扎了一下心口。

偏生皇帝知道辛相并非有意,还不好深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