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页

“就是这个火铳本身,需要的不只是铜铁,更有精钢。”

“现在可还贵的很。”

主要是冶炼技术还没有上去。

虽说此时已经有了专门的掌冶署,掌握了一定炼铁炼钢的技术,但在高炉和贝塞麦转炉炼钢法出现之前,炼钢一直是缓慢、昂贵的事情。

所以,姜握说的是火铳的成本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技术,从来是层层相扣的。

这一日,姜握离开城建署后,并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去了蓬莱宫。

大年初一,圣神皇帝也未看奏疏,两人只于窗前对坐闲谈。

此时,姜握跟陛下说起了晒盐与火铳,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快——

她很欢喜,并不是因为她又做成了什么事情,恰恰相反,是因为,自此后,或许就不再需要她来做很多事儿了。

比如,论起晒盐法。如今的她,一定不如城建署的研究员余常佳更懂行。

将来推行此法,便当以余常佳为主。

而且,现在陛下已经登基且坐稳天下,哪怕城建署改进了晒盐法,这种涉及泼天利益的技术,也不用像原来一样,由她来思考如何挡住旁人窥伺的目光,由她来担忧城建署又被别人惦记或者是阻挠。

终于到了这一天——

许多事,没有她,也是可以走下去的。

姜握不由就想起,当年刚建城建署的时候,为了水泥的制备,她得一封封的写信,去跟当时镇守辽东的刘仁轨要火山灰。

毕竟当年除了她,哪怕库狄琚,也是很难跟朝臣们正常往来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