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页

姜握自然也知道这件事。

此事也让她想起许多后世学者激烈探讨的一个问题——华夏民族,是个武德充沛尚武的民族吗?

纵观史册,姜握比较倾向于一个观点:华夏民族是周期性的尚武。[2]

大约是农业民族而非游牧民族的关系,就像许多人调侃的,华夏民族的子孙看到土地总想种点儿什么,这是基因里带着的。

于是华夏民族的武德,呈现出一种周期性支棱的表现。

往往是每个朝代末年天下战乱,就会涌现出武德充沛的一批人,杀出一条血路重整山河。因而每个朝代开始的数十年,往往也会延续这种尚武和充沛的武德,能威服四夷。

不过,姜握脑海中忽然冒出了某个朝代:当然也是有特例的,有些朝代就很神奇,从第二位皇帝就开始拉胯了。能在开国初就打出‘高粱河车神’封号的,实在不能以寻常人视之。

但跳过这个特例,大部分华夏的朝代都展示了差不多的特点:开国初数十年武德充沛,当国家内部承平日久,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会造成武力值,以及,更可怕的是——尚武精神的衰败。

“国家当文武兼备,若只有文德畸形发展会导致走向病态……”[2]

“正是如此。”

姜握是听到皇帝的话,才发现自己竟然在沉思中把这句话念叨了出来。

圣神皇帝看着对面人,再次颔首:“故而这军事学校很有必要。”

姜握笑道:“我就是用军事学校,把乐城郡公(刘仁轨)钓回来的。”

她一直没断了跟刘仁轨的联系,之前曾经‘不经意’写信告诉刘仁轨,南衙十六卫的骑射赛事结果。

唉,刘相您知道吗?本朝将士骑射多有输于番将的。不止如此,拿下射箭比赛第一名的,正是从高句丽降归我朝的一位名叫泉献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