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页

当年,他们以为她是顶不住压力让步了,连彼时的上峰王老尚书,都为她松口气。

殊不知,她是为了今时今日。

女官御笔赤牒’直接授官!

姜沃回禀完毕,转身面对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诸位朝臣家中多有先帝年间做官的长辈吧,可以回去请教一二。”

这规矩,还是你们的祖父/亲爹/叔伯等人‘逼迫’她让步的呢。

诸朝臣:……

这是什么反向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怎么这么坑后人呢?

至此,朝臣们连‘规则’上的漏洞都找不到,更无以攻讦姜相。

而在二十余年后,再次听到这封奏疏的王神玉和裴行俭,心中震动之意,比旁人更甚。

资考授官事,当年是他们几人一起做的。

当年姜沃上这一道奏疏,他们也以为是退让。

难道?

裴行俭的性格,没有刨根问底。

但朝会后,王神玉就直接问了:“姜相,难道你从当年递这封奏疏,就在预备今日事?”

姜沃笑眯眯:“怎么会。”

怎么会从当年才开始预备,她明明更早就开始了。

史载:

【光宅元年,时帝为天后临朝称制,以时任中书令姜相之请奏,‘御笔赤牒’授官。】

【女官入三省六部九寺为官,自此而起。数年后,蔚然成风】

不过,王神玉的感慨,并不是因为朝堂大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