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页

曜初对着镜子笑了笑:麻木好啊。

说不定,将来令月入朝的时候,朝臣们就不只是麻木,而是习以为常了呢。

这一年秋日,京中多有大事。

说来,在后世史册中,无数人分析高宗一朝朝堂之大变局的开端,都会把‘安定公主入朝’这件事情,拿出来反复分析,恨不得把当时相关的文字记录每个字都掰开了揉碎了来解析。

但那都是后人的观点了。

其实在此时朝臣们眼里,安定公主入朝,虽然让他们有些惊讶,但其实比不过另外一件大事——

中秋前,太子大婚。

东宫自此有了太子妃。

朝野上下,宫内宫外,都等着看这位太子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虽说在闺中,这位太子妃的名声是性情娴雅,温敦谦恭……但名门世家之女传出来的名声,是做不得准的。

说来,当年王皇后王鸣珂也是差不多的名声,不然先帝也不会选为晋王妃啊。

媚娘与姜沃在秋日里难得悠闲一日,对坐下棋。

两人都穿着家常衣裳,未着天后和宰相的服制,因而媚娘语气也很是松弛平和道:“看看太子妃是什么样的孩子再说。”

太子妃的为人处世,对她们也是有不小影响。毕竟自打二圣临朝来,媚娘对内宫事务就管的很少了,后来一直是曜初打理,如今有了太子妃,从身份上来说,太子妃接掌宫务才更名正言顺。

但媚娘不管内宫,不代表其不重要。

相反,这些年来,负责掖庭宫女教育事业的内教坊,一直是女官、女医的稳定出产地,对姜沃来说是很要紧的。

媚娘笑了笑:“太子妃灵透懂事最好,但若不能。其实也无妨。”而且无论太子妃如何,掖庭内教坊之事,媚娘都不准备交给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