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页

作为大唐的心脏,京畿道南衙下属的十六府,常备军达到了十二万人!

这还不包括北衙天子禁军。

这十二万人,六万人分布在长安城周,归属京兆,剩下六万人,则分别在‘同州’‘华州’‘岐州’等军事重地,各有万人或是大几千人不等,就如同众星捧月一般拱卫京畿。

这十二万人便是京城的保护线!

按说,这种拱卫京畿的‘京兵’,原本应该是大唐精兵中的精兵。

然而大唐开国也五十余年了,长安城中开国勋贵之家,基本都传了两代人了,而以军功立身的先辈们多故去。

然他们故去,荫封子弟可是都留下来了。

许多都是子承父业,进了军伍之中,且都是从官做起。

与此相应的,京畿的‘精兵’逐渐有转成‘纸上谈兵’甚至‘少爷兵’的趋势。

许多京畿兵士别说没有上过真的战场,有些甚至都开始不真正训练了。

尤其是前几年,李勣大将军卸了十六府卫之职(去做太子太师了),后两年更是半隐退状态,这京畿兵士的军纪,就越见松弛。

这世上向来是学坏容易学好难。

“实在缺一个硬核狠人来整治一二!”

不能到安史之乱时“及禄山反,(京畿兵)皆不能受甲矣。”这种情形才整饬,那都烂到根上救不过来了。[2]

且军权,一向是皇权最有力的保障之一。

哪怕现在天后只是摄政,不可能直接去接管禁军,去命令禁军大总管。但以刘仁轨的整顿方式,必有大批中下层(甚至高层)军伍官员要落马。

这便是培养自己的人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