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页

姜沃含笑:“是啊,后世学子,必为之欣然。”

崔朝温声道:“时辰差不多了,咱们该出门了。”

杜审言站在灞桥的柳树下。

虽说吏部送来的公文,是让他二月初九巳时(九点)前到灞桥,随姜侯一同出行。

但杜审言自然不会卡着点来,他是等着晨钟一敲响,就坐着家中的马车出门了,早早来到灞桥处等着。

而很快,他等来了跟他同为书令史的王勃。

杜审言一见好友便惊喜笑道:“这下巧了,也不用你送别我的‘与君离别意’了,咱们这下子可是‘同是宦游人’了。”

而再等来杨炯和骆宾王后,杜审言更激动了:果然,姜相是按照才华选的人!

而很快,杜审言的激动喜悦,就变成了惊。

虽说二月九日是休沐日,但他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位高权重的朝臣来送已然不是宰相的姜侯——

中书令王神玉、侍中辛茂将、吏部尚书裴行俭、工部尚书阎立本、户部尚书岑文倩(岑文本之侄,原户部侍郎)、礼部尚书许圉师、大理寺卿狄仁杰、御史大夫韦思谦,司农寺卿吴德真……

此外,因见还有两个身穿官袍的女子,杜审言不免向旁边最年长的骆宾王打听了一二:得知是穿着‘安西招慰使’官服而不是穿公主服制的文成公主,与城建署库狄署令。

这,简直是来了大半个朝堂!

杜审言就见,王中书令先上前,给立在车下的姜侯递上送别水——并非酒。

每逢有旱之年,朝廷都会下令‘岁饥,禁酿酒。’

王中书令饮了杯中水,对姜侯道:“备旱灾之事,无需挂念——在其位谋其政,此话我应过杜师,此番再应于你。”

之后又取出一封书文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