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页

起草过诏书的王神玉,并未直接离去。

其实绝大部分朝臣,只能起到舆论声音的作用。

最要紧的还是宰相重臣们的意见,尤其是专门负责‘审议封驳’诏书,哪怕皇帝有诏,他们觉得不妥也可驳回的门下省宰相的意见。

王神玉奉帝后之命,将诏书送到了门下省。

门下省无异议!

毕竟门下省现任侍中之一,正是从前户部尚书辛茂将。

其实姜相病退,在某些程度上讲,对其余人的打击,远不如对辛茂将的打击大。

辛茂将差点也跟着吐血:这走的不是别的,这是财神啊。

且辛茂将很明白,城建署这座金山,必须得有人镇住才能一直用于国,而不是肥于人。而辛茂将最欣慰的就是姜相年轻,足以长久镇住,直到形成惯例再稳妥交到下一代靠谱宰相手里去。

可没想到,姜相忽然病退,给他打击的整个人都不好了!

后来辛茂将自己还觉得心中有些愧疚:因他听闻这个消息第一反应其实没担心姜相本人,而是先想到了‘国库!钱!’

尤其是姜相才病退后没几日,竟就有人要对城建署动手。

辛茂将心都差点凉了。

因此,看到‘天后摄政’这道诏书,辛茂将不但没有封驳之意,甚至在另一位侍中卢承庆来与他商议时,辛茂将还直接表态:“此中书省诏令,我已审定。”

卢承庆望着这道诏书:“此事其实与礼法不合,陛下最后如何决断咱们或许拦不住,但为门下省侍中,这道诏书,按例该封驳一回。”

“否则,只怕你我于朝野间名声,便如从前许侍中一般。”

言下之意,之前许敬宗不敢封驳圣旨,只承圣意,可没少被骂。

辛茂将忽然笑了:“我在户部多年,被骂的已经惯了。今日事,日后史书工笔,任由后人评说吧!”

他心知,皇后摄政若最终败了,甚至没有好下场……那今时今日,他们这两个不封驳此诏的门下省侍中,将来只怕都要被算到‘佞臣’那堆去。

可今日,辛茂将自问,是无愧于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