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页

他何尝不是如此,数十年磨一剑,六十岁也不曾放弃。

终有利剑出鞘开疆扩土的一日!

哪怕老去,将军的声音也依旧铿锵如兵戈,带着杀伐之气:“我虽是见不到了,但我知——”

“我亦信,姜相有日会入凌烟阁。”

姜沃起身,行晚辈礼深拜苏定方大将军。

苏定方伸手扶了她一把,目光望着外头的天空,有些悠远却又很平静,语气带了些幽玄之意:“人道阎尚书所绘人像,皆凝然有神,栩栩如生者。”

“人死之后,幽冥之事不可知。”

“说不得我死后,魂魄不愿离开大唐,连阎罗王也拿我没法子,我就还能留魂魄在凌烟阁画中。”

“若得如此,我便会在画像之中静候而盼——盼来日姜相、守约……以及更多合乎凌烟阁之功的画像挂进来。”

毕竟如今凌烟阁已有功绩定规,每一幅能挂进来的画像,都代表着他们做出了足够的贡献,代表着大唐依旧‘山河坚固、边境清肃’‘明达吏事、政通人和’。

苏定方大将军收回目光,对姜沃颔首道:“那我一定会很欢喜。”

这日姜沃回到家中,心中沉痛,一时无心想朝堂事。

她铺开纸笔。

其实脑海中也未着意去想,但落笔便是前世她背的滚瓜烂熟,甚至可以说,所有学生都能熟背的辛弃疾之词——

“醉里挑灯看剑……”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

姜沃写完后,原想焚了的,还不及焚烧,便被曜初见到。

曜初眼睛遽然一亮:“姨母,这是何等人物所作之文?”

姜沃沉默片刻道:“是一位姓辛的文人,也是一位骁勇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