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页

媚娘与皇帝提起此事时,皇帝一听就先叹了口气:“朝堂上哪里有这么多,能够与父皇当年图形凌烟阁功臣比肩的朝臣呢?”

虽说父皇是登基十多年后建立的凌烟阁,他如今也登基十多年了,但情形完全不一样。

毕竟先帝是从大唐开国时走过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均是文治武功功绩彪炳。

而皇帝是承业之主,从前十多年,朝堂上重臣还多是贞观旧人。

“朕知道媚娘何意。邢国公苏定方年老功高,且自去岁起多病,若能入凌烟阁,必是得慰平生,再有江夏王李道宗于父皇年间未能入凌烟阁甚为遗憾——但若只有零星几人,如何起建一座凌烟阁?”

媚娘便道:“陛下,若是将前后顺序换一换如何?”

皇帝捏了捏眉心,示意媚娘继续说。

媚娘便道:“先帝是先择定了二十四个功臣,为褒崇其勋德,特起凌烟阁为念。”

“然陛下可先起一座凌烟阁,此时自是不可能如先帝年间一般,足有二十四功臣。但日后若有功勋懋著的功臣便可将其图形其中。”

“一来可告慰陛下登基后,军功卓著的邢国公。”

“二来,也是勉励朝堂百僚,为国尽忠树立功勋。”也让朝臣们有个终身奋斗目标。

比如此时在吐蕃镇守的薛仁贵,在辽东镇守的刘仁轨等人,若闻此信想必会更加振奋。

亦或是有此时,尚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若有远大抱负,将来也未必不成大唐将才!

皇帝沉思片刻,终是颔首:“媚娘之言,不失为良计。”

想到这一年来病痛甚多的苏定方,皇帝心下也不免黯然——他还记得那个擒获阿史那贺鲁于昭陵献俘的苏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