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页

等大朝会的时候,尚书省就作为一个大的议题,拿了出来。

彼时朝中已经确定要‘倭国’变成‘属国’。

那‘属国’要如何治理呢?

“这些年来,大唐与属国的关系,基本只维持在‘朝贡’和‘册封’。是形服而心犹未化。”

直白来说,有的甚至只维持一个名义。

姜沃拿了吐蕃来举例子:“吐蕃亦在贡表中称臣。”因出使过吐蕃,还曾拿此事亲口问过禄东赞,因此姜沃记得很熟。

“陛下登基之初,吐蕃就派使臣前来,送上赞普亲笔贡表: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臣当勒兵赴国讨除之。”[1]还献上许多金银珠宝。

“只观此贡表,看其贡物,当真是言辞恳切恍如持节忠臣,其心天地可昭。”

然而这些年,吐蕃背地里却是小动作不断,寇吐谷浑边犯大唐界,挑动其余属国谋反——都是吐蕃干过的事儿。

彼时朝上便有朝臣提出——

不是不愿意‘统治’。

而是真没那个条件。

广地劳民。如今大唐本土的子民都不够,是绝不可能迁人去外地的(除非流放)。不但不能迁人出去,每每征战后,还会内迁一部分子民。

那就导致了,哪怕灭国后,也只能是依旧靠当地人治理当地人。难免得其民,却不足以使令其民,以至于叛乱频发。

越偏远的羁縻州,朝廷掌控力就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