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页

王神玉见她又拎了大大一箱公文过来,不由头疼问道:“小裴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

百济国既灭,十数万大军即将班师。

用户部辛尚书的话说,十来万军伍在外征战,每一天都是实实在在的烧钱啊。

故而百济只留下苏定方大将军和万余精兵,继续完成划定新羁縻州区域、重新安置百济百姓等收尾工作。

水路的战船,则是留了三百艘给新任的熊津都督刘仁轨,其余亦悉数班师回到登州港口。

听王神玉问起裴行俭,姜沃就笑眯眯道:“守约如今还随苏大将军继续厘清百济各城户籍与当地官吏。估计得年底才能回来吧。”

王神玉郁闷。

随着百济的捷报传回长安的,还有裴行俭的信。

正所谓能者多劳,作为吏部侍郎,这一回随征百济,裴行俭不但干了武将的活,还依旧兼着干文臣的活。

除了跟着推城池战线,还因专业对口,管着重整百济国官吏名录事。

苏定方大将军用自家徒弟,自然更觉得顺手,特意写了奏疏回来,请圣意,不令裴行俭随大军班师。

姜沃把一大摞新的‘授勋文书’拿出来,请王尚书押字。

王神玉揉了揉手腕:要命了。

自捷报传回京城,吏部就进入了忙碌期——大战过后,必有授勋。

偏生裴行俭这个‘司勋属’的侍郎不在,公务不免分摊到王神玉和姜沃身上。

虽说勋爵常放在一起说,但‘勋’‘爵’其实是两回事。

‘爵’得是大功者所得,得爵的同时,还能得到国家分给的食邑,且爵位可传承于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