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

表示哪怕圣驾不回来,裴行俭也得回来!

字字如泣血。

而听闻此需求的裴行俭:……我的命也是命啊。

他转头以求助的眼神看向姜沃:救救。

其实这几个月来,姜沃也想过这件事。

她记得,自中唐以后历朝历代,科举并不是吏部负责主办的,而是礼部。

其缘故,她也细思过了。

此时正好提出:“老尚书,若是咱们将贡举事交出去呢?”

也已经累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王老尚书顿时眼睛一亮:“交出去?具体说说!”

裴行俭立刻起手姜沃倒茶。

姜沃含笑接过,然后对王老尚书道:“吏部原就要掌官员的选授、勋爵、甚至还有每年的功考。再加上贡举事。”

“公务繁杂、诸事同担,恐忙中出错是一回事。”

姜沃道:“更有个缘故一直在我心上记挂着——老尚书觉不觉得,吏部在官员任免上的权职太重了呢?”

王老尚书与裴行俭皆是神色一凛。

如今没人觉得吏部权职太过,是因为科举入仕,还不是入仕的主流途径,属于放在吏部顺手办了的事儿。

但只看皇帝的圣意,就能预料到接下来数年,科举入仕的官员会越来越多,尤其是进士科分量会越来越重……

到了那时候,若贡举事还在吏部手里,岂不是成了——吏部行贡举选学子,然后吏部再开‘资考’为这些学子授官,最后还要年度考核这些官员——那,从此后选出的官员,是不是与吏部捆绑的太深了?

姜沃轻声道:“就比如上一回贡举,老尚书是‘知贡举’,我为副手。考中的进士,可都要叫老尚书一声座主。”

“老尚书自是心中坦荡,不会私偏于人。但旁人未必如此想。”

王老尚书越听越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