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页

详情参考薛万彻。

崔朝笑道:“我瞧着更像是年轻人斗气——你放心,我会把控的。”

又道:“说来,李敬业的性子是不太像英国公,有些骄狂而目中无人。”

“国子监内捧着他顺着他的学子太多了,便是为了他好,也缺一个骆宾王这样的人磨一磨他。”

“六学内的学子,彼此常斗诗斗文。”

当然,主要是因为国子监内不许斗殴,这些少年人火气重的话,只好写文章彼此搞文字攻击。

但……

论起骂战,李敬业,加上追随他的几个国公府公子,捆在一起也不如骆宾王能骂。

近来李敬业被骆宾王一篇篇无缝衔接的文章,喷的灰头土脸,偏生自己提笔还骂不过人家,大为恼火。

想想后来一起给武周造反的一对小伙伴,如今先彼此掐起来了。又听说骆宾王还专门写诗文讽刺李敬业不如其祖父英国公。

姜沃深深点头:很好,世事很奇妙。

就在这一年春日。

姜沃终于与媚娘说开了子嗣事。

算来,姜沃已然至此十余年。

这些年来,她亲眼见了古人对承祀香火的看重,对身后事的在乎。

是与她截然不同的世界观。

如果说皇帝希望她有个孩子并结儿女亲家,其中或许还夹杂着对心腹之臣的思量。

那么媚娘除夕夜,接了皇帝一句话,也提起子嗣事,便全然出自一片真心护卫,担忧百年后事之意。

正如此刻媚娘对她道:“莫不是陛下那些驸马太子妃的话,让你觉得不安?你放心,将来你的子女如何教导,又如何安置,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心意。”

“不,姐姐。”

姜沃望着她,含笑依旧,语气轻却决断清晰:“我没准备留下血脉。”更不打算让自己成为一个家族的起始。

以她如今的官身,将来要走的路,孩子不会再是一个独立自由的个体,而是一个家族的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