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页

在这上头,刚入吏部不久的姜沃实在不如媚娘通晓,就特意拿来请专家指点。

媚娘对着名录上记载的祖籍和姓氏,一一分析过去。

姜沃就在一旁负责列表统计,计算每科进士的世家百分比。

最终结果出炉,数据证明姜沃想的没错——

这些年的进士,依旧有百分之七十出自名门望族公卿之家,剩下百分之三十,也有大半是出自‘门第不高’的世家。

真正出自寒门,由下面州县府学一层层考上来的学子,只占了很少一部分。

姜沃将手里的笔放下。

合上眼睑休息一下有些酸的眼睛,口中就与媚娘道:“如此说来,在世家门阀眼里,科举,不过是让他们从明抢变为暗偷?”

原来是世家直接‘拿’朝廷的官位,现在则需要走个考试的流程。

媚娘将今日她们写满了一桌子的各种纸页收好,准备留起来日后再细看细算,口中则冷静坚柔道:“但有科举,就与没有科举时,截然不同。”

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姜沃点头:“是,哪怕十之八九依旧是世家子弟考中,也总有十之一二不是。”

“不过,姐姐只看如何贡举,就知道为何选出来的依旧都是世家子弟了。”

经历过现代完善考试制度的姜沃,回头看唐朝的科举制度,只有两个字可形容:荒谬。

几乎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首先,唐朝科举的考卷,

是不封名的。也就是说,主试官员能清楚看到手里答卷出自何人。若是世家门阀出身,自然就高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