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页

若是如此,他愿意一直待在朝外,替皇帝看清最真实的世间。

李治看过垂眸而立,整个人像一卷美人图似的立在那不动不言的崔朝,便再将目光向前寻去。

正好跟姜沃四目相对。

李治就见她神色依旧清如闲云野鹤,目光晶亮,好像她一直是这样波澜不惊的模样。

李治忽然就点名道:“太史令——”

朝臣目光集体转过去。

姜沃手持笏板站出来:“臣在。”

只听皇帝痛心疾首问道:“朕方才听太尉提起,荆王曾梦到手捧日月,以为吉兆。”

“不知天象何解?难道真是上天示警?”

姜沃忽然心生感慨。

让她来解日月天象,真是颇有宿命感。

听到皇帝骤然开口,英国公李勣也转过头去看。

他是早于晋王时,便追随于陛下了,据他所知这位太史令比他还要早一点。

李勣就见这位年轻的太史令,在满朝注目下,依旧沉静如许,竟似此刻无人只是御前单独对奏般,有一种不受外物干扰的宁和笃定。

“回陛下,《系辞》中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天象莫大乎日月。”[1]

姜沃目光望着御座,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太极殿里回荡:“故日月当于空,照临于地。”

“降福穰穰,德施周普。”

这便是她认定的日月卦象。

姜沃垂眸,继续道:“故荆王所梦手持日月,只怕是假伪以称命。陛下实不必以之上天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