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姜沃拿了来一看,对晋王道:“这可不是说曹操,曹操到了。”

他们正说到卢照邻呢,晋王有些遗憾未见才子,正巧卢照邻就递了名刺过太史局来。

姜沃令请。

这边晋王就也兴致盎然等着看这位卢家子。

一等一的世家,无外乎崔卢郑王,卢照邻正是出身范阳卢氏。

只是他跟崔朝的情况不同,崔朝是家族甚至世家的反叛者,卢照邻却是极标准的世家子,处处以世家名门子弟自规,走的仕途也很正经——家族先为他积累了些‘年少有才’的名声,之后被邓王李元裕亲自下书信相请,这才去到邓王府上,做了专门负责书写诗文信函的‘典签’。

邓王名声不错,这官职也不染俗事,非常符合世家的清贵风范。

卢照邻走的算是一条世家子弟的标准黄金路线。

正如他这个人一般——姜沃昨日一见卢照邻,便想起论语里一句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1]

真是多一分显得浮夸,少一分显得粗疏,卢照邻身上就是正正好好的文人之气。

她至今为止所见诸人,未有比卢照邻更适合‘文质彬彬’这个词的。

姜沃觉得颇为赏心悦目,倒是李治,明显就神色淡然起来,指了一事离开了太史局。

姜沃了然,送至门口,目送晋王离去:人人都说晋王是最仁厚宽和的人,待朝上诸般人,不管是世家出身,还是寒门士人都很随和。

但在姜沃看来,晋王内心很独特。他真正看中的人,就得如崔朝、媚娘这般与众不同,有本事有想法又格外果敢说做就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