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虽然一开始就是冲着宁洲来的, 但盛泉也确实有在认认真真的在这大把大把项目里挑选。

当然不是她自己选,而是她邀请的专业人士分析挑选。

哪怕自己也在参与分析, 但王老师每次看到一个他比较看好的项目时, 还是忍不住感慨:

“哪怕是在我们学校,学生们在校时能得到的科研机会其实还是不够多。”

虽然是学校派来陪同大老板的, 但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 王老师已经把盛泉看作半个晚辈,自然也愿意说几句真心话。

“不光是实验室资源有限, 导师也不够用, 即使学生自己去做项目,一个还没出校又没名气的学生, 项目经费首先就是个大问题。”

他看着手里的项目书叹气:“像是这份项目书, 一看就知道这学生做足了功课, 底子扎实, 成功的几率绝对很高。”

“但是就算是这样,除非她已经打出了名气,或者导师很有名,不然基本不会有人愿意投。”

盛泉表示理解, 这是肯定的。

哪怕人人都知道年轻人是未来的希望,但是论投资,比起白板一个的学生, 大部分人肯定是选择已经有成果有经验的。

投学生, 就代表着做好了将所有钱都亏损的打算,谁会这样干呢?

就算是超级富豪们想做善事, 也会更倾向于直接捐款或者建学校,至少学校建起来了,那是明明白白放在那的,确保能用上的。

科研呢?他们也许是很愿意直接捐款给c大的,但直接将钱花在学生项目上,那几乎不可能。

因为这钱是真的会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