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第 82 章 平乱。

千山青黛 蓬莱客 6116 字 7个月前

皇帝只两个儿子,只要盯紧冯贞平和康王,等到皇帝万年,一切水到渠成,到了那个时候,别的,都只是小事。

陈思达军人出身,早年能够在神虎军中崭露头角并得到裴固的器重,自然不是一般庸碌之辈,早就想过干一场大事,并为之在暗中招募心腹,筹谋多时。

平常柳策业这么劝也就罢了,今夜发生这件事后,陈思达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了。在他看来,今夜行营在外,百僚和许多士兵又在乐宴中酒醉沉睡,不如抓住这绝佳机会,顺势动手。

只要趁人不备,在谁也没有预料的情况下,先下手为强,连夜将冯贞平、康王一党的人全部杀掉,接着挟持皇帝,便可拥戴太子上位。

但是没有柳策业的支持,陈思达也是不敢贸然行事,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

叫陈思达惊喜和意外的是,柳策业大约也是迫于越来越大的压力,不知皇帝哪天就会因为公主的缘故对太子和柳家痛下杀手,今夜竟然被他说动了,终于下定决心,同意他的计划。当下几人连夜秘密召来心腹,安排大事。

参与兵变的主力,是随驾同来的由陈思达统领的神武卫,加上平日便被收买的效忠于他们的领军卫,以及太子卫队,三卫总计两三千人。商议完毕,各人分散开来,准备行动,约好在凌晨梦眠最深的寅时,以火为号,一起发动兵变。

陈思达等今夜即将参与行动的将领们秘密离开后,太子因了激动和无比的紧张,在帐中不停地走来走去,突然他冲到柳策业的面前,下拜,低声哽咽道:“舅父,懋儿此次一时疏忽,险又给舅父惹下大事,幸得舅父搭救,今夜又安排下如此奇谋,倘若事成,从今往后,懋儿必事事以舅父马首是瞻。只是……”

他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柳策业的一双眼睛里闪烁着诡异的光:“太子莫非是在害怕事情不成?”

太子被一语道破心事。他的眼前浮现出皇帝那一双若利刃似的眼,不由地打了个寒战。

“舅父,我……”他嗫嚅着,终究是不敢说出口,不料,柳策业竟点了点头。

“太子谨慎是对的。舅父不妨和你实话说,对今夜之事,舅父也不敢报以过大信心。”

太子惊骇:“那为何还要应允陈大将军起事?这……万一若是事败,我们全都要完!”

“太子你看不出来吗?陈思达仗着自己从前的功劳,这两年越发骄横了,手下又养了一批人,已是不把我放在眼里。他早有动手的打算,不止一次向我施压,今夜又趁机重提。就算我不答应,保不齐他哪天自己和谁人就勾结在一起下手,到了那个时候,他若是事成,说不定连太子你也一起对付,若是事败,咱们跟着也要遭殃。所以舅父将计就计,由他今夜动手,替咱们除去冯贞平康王那些人。”

太子惊呆,反应过来:“陛下那里呢?”

“这就是舅父要交待你的事。他动手后,卫队照原计划奔往陛下御帐,但须由你亲自统领,你赶到后,立刻向陛下揭露陈思达的罪行,让陛下知道,你事先对此一无所知,全系陈思达自己所为,然后保护好陛下和公主!陈思达铤而走险,今夜是自寻死路无疑,但若真如计划那样能够杀掉康王他们,陛下往后别无选择,对太子你是大利。万一他事不成,你有护驾之功,他便是一时死不了,扯上咱们,自然也全是他狗急跳墙胡乱咬人。陛下即便怀疑,凭着咱们背后的世家们在,他也不能拿咱们如何。”

今晚的这件事,最后无论陈思达成不成,对太子都不算是坏事。所柳策业假意应承,叫他放手,去博上一搏。

太子半晌才完全反应过来,对着柳策业纳头便拜:“舅父妙算!懋儿感激不尽,一切全都听从舅父安排!”

寅时,整个行营的人都沉浸在最深的沉梦中时,伴着一道突然升起的帐篷燃烧的火光,陈思达和心腹们带着神武卫、领军卫两卫人马,照计划两路行事。一路人马假传诏令,称冯贞平康王谋逆,奉命保护众人,迅速控制了许多尚在睡梦之中的毫无防范的官员和各卫将领,以及有曹国、安国等几国的藩君。更有七八名冯贞平和康王的亲信,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被人摸入帐内,一刀毙命。

另一路,陈思达亲率神武官军,直接扑向冯贞平和康王的寝帐。

也算是冯贞平命大,前半夜因计划落空,非但没能如愿扳倒太子,反而累自己罚俸夺爵,回来后羞惭加上愤懑,睡得不深,听到动静出帐察看,发现不对,当即一边叫人保护康王,一边匆匆唤来自己人马,亲自披挂应对。双方厮杀在一起。

冯贞平虽也是武将出身,毕竟已是年迈,比不上陈思达正当年富力壮,加上应对仓促,对方却是有备而来,很快不敌,被迫只能在周围人的保护下上马奔逃。陈思达带人紧追不舍,在追出营地数里地后,四面合围,顺利将冯贞平和康王等人困在了其中。

此时冯贞平已受伤,康王蓬头散发,跑得脚上靴都没了,二人狼狈不堪,正陷入了绝望,以为今夜或真将就此毙命之时,忽然,身后传来一阵金鼓之声,扭头望去,在远处一片渐渐逼近的光火里,依稀见是阿史那王子领着一支武卫人马杀了过来。

还没反应过来,另一方向又起鼓声,宇文峙带着龙武卫的人也现身了。接着,贺都领威卫,兰泰领着骁卫,四个年轻郎将各自带着人马,分作四路及时赶到。

陈思达今夜计划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趁人不备,将各卫的将官控制住,有不服者,格杀勿论,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对这四卫,他更是重点防范,派了亲兵协同领军卫的人第一时间分头控制。

“陈思达,还不下马受死?陛下早有防范!领军卫里跟你作乱的主将皆已被杀,你竟还妄想作乱挟持陛下?”

承平冲着陈思达厉声高呼。

陈思达惊骇不已,扭头看一眼远处那一片火光冲天的行营,迅速镇定下来,转向周围自己的千余人马吼道:“儿郎们,勿信他言!跟着我来,只要冲杀出去,到了外面,自有人马接应!既然从前长安能被攻破,如今为何不能?等到将来咱们掉头杀回长安之日,你们个个都是功臣,封侯拜相,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他的部下多是跟从多年之人,尤其诸多将领,受他恩惠颇深,无不死心塌地。何况今夜如此情形,都已是红了眼,哪里来的回头路可走,纷纷跟着他继续冲杀。

承平宇文峙等人带领人马在后紧追不舍。

此时正是夜色最为深沉的时分,众人对猎场周围的地形算不上熟悉,最后发现追入了一片河谷地带,在腹地的位置,地势骤然收窄,四支卫队,加上陈思达的部下,合起来近万人马,一下全部阻滞,拥挤在了一起。

众卫将士所携的火杖照明终究有限,头上的月光又被谷地上方的林木遮蔽,下面昏黑一片,人马混杂,各卫衣装又是相似,一时敌我难分,加上陈思达部浑水摸鱼,竟有混战中分不清敌我,厮杀中砍倒对方,才知杀错人的情况出现。

很快,承平等人便意识到情况不对,急忙各自呼叫人马,想暂时停战,待分清敌我,或退出这片狭窄谷地,再作计划。

然而陈思达却是一名富有经验的宿将。他在前两日狩猎时,无意发现这片谷地,当时便觉是个极好的战场,今夜故意将人引入此地,见计谋得逞,岂容对方列阵好了再来对付自己,当即召唤弓箭手,向着四面无差别地发射箭簇,又命神箭手专门射杀那些负责举着火杖为同伴照路的士兵。士兵纷纷中箭,火杖落地扑灭,本就光线不足的谷地,顷刻间变得更加昏黑,诸卫官兵几乎全成夜盲人,根本看不清陈思达部箭簇来的方向,混乱里人马相互挤压,那些前方想退的人,又被后面的人阻滞。一时间许多人中箭跌落马背,又遭马匹和同伴的重叠踩踏。马鸣声和伤亡人的惨呼声混杂在一起,此起彼伏,响荡在谷地之中。

更为可怕的是,场面已经开始失控了。这种混乱若是不能立刻得到有效遏制,不说陈思达的攻击,光是人马之间的相互踩踏,便足以酿成一场惨祸。

承平等人焦急不已,各自频频发号施令,想要挽回态势,然而场面已混乱至此地步,一时各种举动,皆是徒劳。

见追兵被引来此地,转眼优势尽失,人多马密反而成其致命缺陷,陈思达的部下无不精神大作,奋力反攻。

陈思达在一群亲兵的簇拥下,抓着一名被他挟持用作人质、此刻早已吓得面无人色的安国使王,得意地哈哈大笑:“阿史那!宇文峙!还有贺都,兰泰!你们这些小儿,个个乳臭未干,就以为能够和我作对?当年老子在神虎军扬名立万之时,你们一个一个都还不知在哪个女娘的怀里吃着奶!趁早给我下马投降,日后等我杀回长安,说不定还能留下你们小命!”

承平等人终究是经验不够,今夜一时轻敌,加上各自主事,以致于领着卫下人马陷入困境,昏暗里,又听到陈思达部下的狂笑声夹着安国使王嘶声力竭喊救命的呼叫声传来,无不恨得目呲欲裂,正想方设法指挥部下尽快重燃火杖恢复队列,忽然此时,在山谷上方一侧,一处距地约数丈的高处,亮起了一团火光,一道声音跟着大喝:“承平!宇文峙!贺都!兰泰!听我号令,指挥各自人马列队疏散!”

这声音宛若一道从天而降的绽雷,荡在这片谷地之中,震得众人耳廓无不嗡嗡作响,不自觉地纷纷停了下来。

承平等人也是一惊,循声仰头望去,远远地,望见一侧谷壁凸出的一块岩石上突然出现了身影。那人高高站立,手中举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杖。不断跳跃的红色火光,映出了夜色下一张沉着而果毅的年轻面庞。

“裴二!”

距离有些远,看得并不十分清楚,但承平依旧一眼便认出了人,反应过来,狂喜,高呼一声他的名,以此作为回应。

裴萧元已将火杖插入身后谷壁的一道裂缝里,接着,他一手摘下身上所携的一张玉靶角弓,与此同时,另手自后腰蹀躞带上系的箭筒里抽出一支头上裹有油布的箭,在火杖上点燃,随即拉弓、搭箭,双目映着面前箭头上正在燃烧的火,瞳睛灼灼,若有火点在他眼底闪烁。

在居高迅速环视一圈谷底情况后,他朝着脚下前方的一个方向,射出了第一支箭。

箭簇带着明亮的火团,如一道长长的流星,在漆黑的夜空下越过谷底众人的头顶,划出一道高高的弧线,最后,落到了百余步外一个此刻人马较少的点上。

“武卫将士听令!全部归到坎位!”

在射出这第一支指引方向的火箭之后,他提气,再次高呼。呼声随着横穿谷地正在大作的夜风,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承平所领的武卫顿时有了方向,无不遵行,纷纷向着方才那一杆火箭所指的坎位聚去。

第二支火箭紧跟着射出,插在了相距几十步外,对面的点上。

“龙武卫将士听令!全部归到离位!”他的呼声随之再次而起。

宇文峙早也从方才的震动中醒神,迅速指挥部下人马依着火箭指引列队而去。

虽还是引发了一阵碰撞和冲突,但和片刻之前众人两眼摸黑不辨方向的境况不同,诸卫将士此次有明确指引,两卫人马缓慢却清晰地相互穿插,各自向着不同方向移去。原本混乱而焦灼的局面,顷刻间发生彻底改变。虽然谷地里的照明依旧严重不足,但秩序已然开始恢复。

景升末年的那一场变乱,滋养了无数的野心家。陈思达便是当中的一个。

他本正要借着乱局逃脱出京,图谋联络旧人,日后卷土重来,万万没有想到,裴萧元竟凭空如此冒了出来,居高指挥,眼看就要掌控全局,恨得双眼发红,急忙下令朝他射箭,务必要将他射下来。

一支支箭簇,组成一张密集如雨的网,向着仍居高而立的裴萧元呼啸而去。

他此时已经射完第三支火箭,引导贺都的威卫往居于谷地东侧的震位移动,又令剩下的骁卫人马原地待命。

“少主人!当心乱箭!”

此时何晋带着两名亲随冲入。他骑在金乌骓上,手持一杆长槊,左挑右刺。二亲随也各拿长枪,三人锐不可挡,硬生生杀入弓弩阵中,冲撞得众多弓弩手歪歪斜斜,箭簇攻势终于稍缓。

还在高处的裴萧元收弓,拔刀挡开了射到面前的几支箭,随即借着何晋几人为他冲出来的这个机会,拔下火杖,以谷壁上缠生的藤木和凸石为立足点,身影轻灵如猿,转眼,便从他方才立足的高处跃下,在腾挪数次之后,现身在了一名叛军的身前。

此人便是方才向他发箭的弓弩手之一,此刻人还坐在马背上,看得发呆,尚未反应过来,便被裴萧元一刀砍下马背,随即自己纵身上马,挽缰,强转马头,横马,和迅速后撤向他赶来的何晋几人一道,挡在了陈思达一行人的退路中央。

此时四卫也已渐渐整队完毕,一旦恢复照明,统一指挥,再列队包围上来,陈思达这一群人必将死无葬身之地。然而众人他领人如此挡在道上,威风凛凛,心中惊骇,一时竟也不敢冲上去。

陈思达的脸色铁青。他身旁的一名副将挥舞着手中的刀,嘶声大吼:“都给我上!杀了此人,大将军重重有赏——”

神武军起了一阵骚动,就在众人作势将要冲杀时,利箭飞射而来,径直插入这副将的喉咙,一箭穿颈而出。

发箭之人,正是何晋。

“陈思达!你这无耻之徒,方才竟还有脸提神虎军之名?你可还认得我是谁?”

“是你!”

陈思达很快便认出了昔日的同袍,脸色变得更是难看。

何晋哈哈大笑数声,随即指着陈思达,向着他的部下高声道:“你们听命的这个陈思达,他当年不过只是一个叛主之将而已!和抽了脊梁的看门之犬有何不同?今日他这条狗又不老实了,竟还敢再次作乱,猖狂至此地步!”

他的目光转回到陈思达的面上。

“陈思达!昔年你曾经深受主上神虎军大将军之恩。如今大将军之子就在这里!你见到了少主人的面,还不下马跪拜?”

他口口声声直呼陈思达之名,语气更是充满了讥嘲和蔑视。